电影《塬上》主创记者 曾世湘 摄
在刚闭幕不久的第39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陕西本土制造的电影《塬上》斩获最高奖——圣乔治金奖最佳影片。这也是华语电影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首次获此殊荣。昨日下午,电影《塬上》在西安曲江太平洋影城举行首映,并在首映结束后举行了专家研讨会。
风格独特
黑白影调没有配乐
电影《塬上》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共铜川市委宣传部、陕西华原文化产业投资发展公司、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陕西一路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由一路阳光电影公司承制,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乔梁执导,制片人段鹏全程把控。
影片根据陕西省著名作家钟平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以一个还乡人冷峻且深情的视角展现了当代中国乡村的真实面貌以及人性困境,揭示了当今中国生存和发展的激烈冲突——如何面对污染。
观影中记者发现,电影全部采用黑白影调拍摄,大量运用长镜头,而且整部影片没有配乐。本片用大量长镜头展现真实的社会环境,陕北地区的地理环境、朱鹮、秦腔唱段等元素,在影片中都有展现。放映结束,获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制片人段鹏介绍:“平常我们看到的绝大部分影片,都有配乐,《塬上》这部电影只有秦腔唱段,而且是片中的角色唱出来的。导演是想客观展现影片,不夹杂个人情绪,让观众更加冷静地去感受电影。”
专家研讨
为陕西电影树立新高峰
昨日电影放映结束后,还举行了专家研讨会。出品方代表王冰峰、导演乔梁、制片人段鹏、小说原著作者钟平,以及主演高子沣、孟海燕、和苗、李继峰、王沛禄、李万年等一同亮相,张阿利、李震、和谷等专家参与研讨。
段鹏表示:“选择黑白影调是为影片的主题服务,黑白影调高度的色彩浓缩符合环保主题以及人物气质。影片用固定机位长镜头拍摄,而且多数是群场戏,导演有清晰的思路,采用了纪录片拍摄手法。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客观冷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不添加主观的成分,以客观真实冷静的状态展现。”
乔梁在现场表示:“电影配乐相对来说是主观性比较强的一种手段。我不想把自己的情绪强加给观众,所以我放弃了使用音乐。当下的社会环境问题已成为百姓非常关注的话题,我希望在展现污染这一主题的同时,展现经济飞速发展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这些很微妙的事情,更多体现在人性方面。”
现场的专家一致认为,电影《塬上》这次获奖,为西部电影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也为陕西电影树立了一座新的高峰。
记者曾世湘实习生高婧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阎宇玲)7月11日,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项目笼式足球比赛全部结束,陕西男队在决赛中以2比3不敌浙江队,遗憾获得银牌;陕西女队在季军争夺战中1比1战平北京队,最终点球大战3比2力克对手,收获了本届...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