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闻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陕西新闻 > 正文

“诗词大会”擂主著述谈古诗展示一个工科博士的诗词生活

来源:济南时报 2017-07-13 14:06   https://www.yybnet.net/

在实验室里,她整日和智能机器人打交道;在生活中,她却将平平仄仄化为一身诗意。近日,《中国诗词大会》三期擂主、被称为“会造机器人的诗词才女”的北京大学博士生陈更,推出自己的诗词赏析作品集《几生修得到梅花》。她说:“诗从几千年前赶来,赶来温暖我们;而你从千里之外赶来,共襄盛举”,在潜移默化中埋下一颗颗火种,是《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策划和《几生修得到梅花》一书出版的初衷,也是对这个时代的期待。

数年光阴,积淀成一本《几生修得到梅花》

1992年出生的陈更,因参加两季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而受到关注,她常常凭借极少的信息量就能猜出图画所表现的诗句,成为这档节目中出镜率、人气最高的选手之一。实际上,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工科生,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现在北大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读博士,在“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蒙曼眼里,陈更“骄傲而且伶俐”,“她台风很好,总是笑盈盈的,穿一身蓝袄青裙,有古君子之风”。

提到出书的原因,陈更说,是因为喜欢散文的形式,“散文是情感交流的方式,很自由,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所以我把我很喜欢的一些诗篇用散文的方式展示了出来”。她还补充说,虽不敢保证写得很精彩,但却都是很真诚地写作,“不是凑出来的,写了10个月,来自于数年的光阴”。提到书名,陈更解释,“几生修得到梅花”出自南宋末年谢枋得的《武夷山中》,谢枋得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后被胁迫绝食而死,“我特别欣赏这样有骨气的人,我的性格也有倔强的成分。所以喜欢有格调、有意境,而非华丽堆砌辞藻的作品。”

尽管陈更不是专业的诗词研究者,但她对诗词的解读却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陈更认为诗词是具有时间免疫性的,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感触,“小时候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觉得就是一个普通的暮春的晚上,但长大后觉得孟浩然在其中感叹了韶华易逝,他会想到渐渐生出的白发,渐渐没有了力气的手臂,会想到很多,其中有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叹,其实我是想把诗中的深意用一种不讨厌、不过度解读的方式表达出来”。把读诗过成日子,把日子过成诗

在陕西关中的乡下长大的陈更,从小嗜读古诗词,“慢节奏的日子,最适合看诗”。

对于“小时候背那么多诗有什么用?”这个问题,陈更说,现在人们很容易在快节奏中迷失,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绕了大弯路以后才意识到活成一个有温情的人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比如做一顿饭给家人吃,或者和朋友一起散散步。她觉得读诗词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在快节奏中慢下来,能够看一看路边盛放的蔷薇花,尽早地遇到各种不同的心性和命运,知道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

而现实生活中,陈更也早已把诗读成了日子,日子过成了诗:想家的时候,就顺带着想念了在家读的诗;念诗的时候,也顺便又想了一回家。甚至,她的手机屏幕都成了诗。陈更给手机文件夹都起了诗情画意的名字,“只想让目遇之而有美感”。比如手机备份文件夹名叫“过尽晓莺啼处”,出自晏几道的《清平乐·留人不住》,“这句词的感觉很像过往的那些美好日子,有飞珠溅玉的晓莺啼过的回忆”。在手机备份中,存声音文件夹的叫“哀筝一弄湘江曲”;存照片的文件夹叫“声声写尽湘波绿”。陈更把平时写的文学类随笔,放在名叫“梨花满地不开门”的文件夹里,因为写作是孤寂的过程;把喜欢的摄影作品,放在“你若盛开”中,这一句出自作家三毛的随笔;爱听的音乐则在“如梦令”里,“因为音乐本就像梦境”。 (记者石晓丹)

新闻推荐

陕西省开展2017年“放心上民校”活动

本报讯(郭妍)笔者日前从省教育厅获悉,省教育厅将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放心上民校”活动,进一步提升民办学校社会形象和认可度,营造良好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省教育厅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多种...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诗词大会”擂主著述谈古诗展示一个工科博士的诗词生活)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