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亮
用暑期参加爱心支教活动,到达支教地点后才发现,主办方非但没有相关资质,竟然还开起收费性质的辅导班。近日,陕西数百名大学生,经历了一场闹剧。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大学生参加的所谓“陕西爱心支教联盟”背后,是一家名为陕西尚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商业机构。事发后,西安市部分高校发布文件,提醒学生“不要参与到此类组织中”。(北京青年报)
相比空对空、云里来雾里去的电信诈骗,这家公司也算下“血本”了:进校宣传,海选面试,试讲遴选,全省下派,分区组织,全程跟进。它最可恶的一点,其实还不是骗钱骗物这种初级诈骗敛财。而是有意营销造势,精巧包装,把一个无资质的下乡有偿培训,硬生生“美颜化妆”成有组织有规模成体系的无私爱心支教。以公益幌子来招揽志愿学子,学生无偿爱心,被组织者无耻利用。后期则是欺瞒威胁,把所谓爱心支教,变成收费培训有偿辅导。
学生是最初被骗者,而被利用的学生成为招生工具,虚假宣传,有偿补课,对被骗家长和上课学生,又构成知情和消费的二次伤害。一心想支教的学生,成为部分受骗家长眼里的“骗子”,这种心理创伤是不能忽视的。
如要精明指责学生“没见识”,这个所谓“爱心支教联盟”把戏全程都有漏洞,如防骗有术,断不致被骗到乡下“帮人数钱”:比如先核实资质,再申请;面试“几乎都通过”值得存疑;下乡招生虚假宣传,公然收费,已非“公益”;还扣押证件防逃跑,已是限制自由的传销套路,可报警了。
记者调查后发现,所谓“爱心支教联盟”就是挂公益羊头的商业机构,且并无资质。事后,相关高校发文提醒学生“不要参与”。但,这种无资质的野鸡机构,能堂而皇之进各校大面积撒网行骗,学校是否也有失察责任?单方面劝学生提高防骗术是简单的,却非问题关键。在一省大规模行骗,教育、工商等相关部门乃至部分高校,为何后知后觉,总慢半拍?
有意行骗,让爱心变味,是此次商业培训的鸡贼之处。若是正规商业培训机构,暑期下乡进行针对性有偿辅导,无虚假宣传,有市场需求,那么资质合格,这样的假期“支教”,就是正当的。有能力的学生可应聘商业培训的暑期老师,合法依规,正大光明,也就能避免这种爱心变味的尴尬了。“教辅市场,商业培训,城乡有别,供需两旺”背后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又是比一两个野鸡培训诈骗更深层的根源性症结了。
新闻推荐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最新金融统计数据显示,6月陕西省各项存款增加361.5亿元,住户和非金融企业存款稳步增长。各项贷款增加448.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2017年6月末,陕西省本外币存款余额3764...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