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争耀)7月15日,“协同创新:新形势下的博物馆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来自陕西省内60余家博物馆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博物馆学科建设、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创新发展的有效支撑”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研讨会上,陕西省博物馆协会与中国知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助力陕西博物馆事业发展。
与会专家认为,在新时期,大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已成为社会生产的新要素,正在深刻变革我们的科技、产业和管理。顺应大数据潮流,就能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装上新引擎,为引领经济新常态提供强支撑,推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以知识大数据为支撑,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构建智库系统创新机制,将外部知识与内脑智慧在协同创新过程中进行深度耦合,同时具备可充分利用显性化知识资源、激发个人隐性知识与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管理水平的手段与工具,将成为未来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博物馆对公众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其职能也从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开始向服务于人的公共服务空间和社会教育机构转变,我们博物馆人要适应这种转变就要进一步加强藏品保护研究,创新陈列展示手段,拓展社会教育渠道,进而提升文物工作水平。”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陕西省博物馆协会会长侯宁彬说,要实现文博事业的转变与创新,除了博物馆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行业管理的支持和社会文化机构的广泛参与。
侯宁彬说,作为全国较早成立的省级博物馆协会之一,陕西省博物馆协会汇聚了陕西省一大批既有深厚理论素养,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专业人才,通过积极地努力,有效地推动了博物馆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在展览策划、人才培养,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和新形势下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中国知网创立二十年来,始终致力于数字化知识资源的建设、共享和传播。此次陕西省博物馆协会与中国知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借助知网海量的学术资源、成熟的学术评价体系、领先的数字挖掘技术、先进的行业服务经验,加大对陕西省博物馆协会会员的知识服务力度,引导省内各博物馆加强学术研究,大力提升陕西博物馆学总体研究水平。
据悉,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后,陕西省博物馆协会和中国知网将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助力陕西博物馆行业学术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合作建立优秀学术成果统计分析体系,开展优秀学术成果评价工作;合作开展规范馆刊采、编、发等工作,共建《陕西博物馆馆刊资源平台》;开展会员互联网学术资源技能培训以及中国知网知识服务产品试用体验等全方位、多样化合作,携手助力陕西博物馆事业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彦刚)昨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陕录取工作已结束。陕西省共243名学子被录取,其中北大录取了126名,清华录取117名。据悉,今年北大在陕西一批次理工类共录取50人、文史类共录取25人,医学部...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