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炎热,犬类动物烦躁不安,加之人们穿戴较薄,一旦被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所伤,极易感染狂犬病,因此夏季已成为狂犬病发病的高峰期。狂犬病防控的关键是确保“狗不带毒,犬不伤人”,犬类管理是控制狂犬病疫情的核心。
一、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安全的人畜共患病,也是迄今人类唯一病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全球有87个国家和地区有狂犬病发生,但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其中98%在亚洲,中国的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患狂犬病的犬是人感染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猫,野生动物中的狼、狐狸等也能传播本病。陕西省自2009年汉中报告狂犬病例以来,所有地市均有狂犬病病例发生。近年来,由于城市的宠物犬、农村的看家犬等数量及密度明显增加,而犬只管理工作不到位、公众对狂犬病危害认识不足、被犬咬伤的患者未采取正确的伤口处理和狂犬病疫苗接种措施尚需加强等原因,导致陕西省部分地区疫情上升明显,发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
二、狂犬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人被带毒的犬或其他动物咬伤后,视咬伤的部位及伤口的深浅、大小不同而潜伏期也有所不同。咬伤部位在颈部以上且伤口又重者,潜伏期较短,可短至数日;咬伤四肢远端伤口轻者,潜伏期较长,可至几年、十几年。人狂犬病临床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狂躁型,常出现兴奋症状,尤其是恐水,80%的狂犬病属于此型;另一种麻痹型或称哑型狂犬病,无明显兴奋症状,一般不出现恐水,不足20%的患者为此型。
在狂犬病的发病早期,病人多有低热、头痛倦怠、全身不适、恶心、烦躁失眠、恐惧不安等症状,病人对声音、光线或风之类的刺激变得异常敏感,稍受刺激立即感觉咽喉部发紧。在愈合的伤口周围及其神经支配区也有麻木、痒痛的及蚁走的异常感觉。2天-3天以后,病情进入兴奋期,病人高度兴奋,表现出极度恐怖表情,恐水、怕风,遇到声音、光线、风等,都会出现咽喉部肌肉严重痉挛。病人虽然口渴却不敢喝水,甚至听到流水的声音或者别人说到水,也会出现咽喉痉挛。严重的时候,病人还有全身疼痛性抽搐,导致呼吸困难。狂犬病的病人,大多数神志清醒,但是,也有部分病人出现精神失常。兴奋期约有两三天后,病人变得安静下来,但是,随之出现全身瘫痪,呼吸和血循环系统功能衰竭,迅速陷入昏迷,数个小时以后,就会死亡。
三、哪些人是狂犬病的高风险感染人群?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狂犬病都普遍易感。由于接触动物的机会不同,在男性青壮年农民中发病较多。从近年来全省及全国狂犬病的发病病例来看:男性约占65%-70%。不同年龄组发病数不同,0岁-7岁的儿童约占17%;8岁-19岁的青少年约占23%;20岁-60岁年龄组约占50%。由此不难看出,狂犬病对儿童与青少年的危害很大。某些职业如兽医、野外工作者、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居住在热带地区的人们有较多危险感染狂犬病。
四、如何预防狂犬病?
狂犬病的预防主要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接种疫苗等几个步骤。
1.加强犬只管理。控制传染源主要是家养犬免疫、消灭流浪犬以及对可疑病犬和猫的捕杀。强化犬只登记建档和查验犬类免疫接种证;规范“养犬登记证”发放工作;对犬伤人、无证养犬等进行依法查处;对禁养犬、无证犬、流浪犬、流浪猫等进行捕捉、收容,以免伤人。
2.减少接触机会。尽量远离大型犬、烈性犬,不要主动接近被拴着或正在进食的犬只,尤其是不要近距离接触流浪犬、流浪猫。如果犬只离你很近,可以将随身的大物品(比如背包或自行车等)摆放在你和犬只中间作为障碍,或者把小物品掷向远方来转移犬只的注意力。
3.及时接种疫苗。一旦被动物咬伤或抓伤,一定要尽快正确清洗伤口和应用狂犬病免疫制剂、防止发病。伤口较小、较表浅、无大活动性出血时,可自行先用自来水或肥皂水直接冲洗伤口,至少冲洗30分钟,尽量把可能进入伤口的病毒冲洗掉,冲洗之后要用干净的纱布把伤口盖上。对于严重咬伤,应立即前往附近的医院和犬伤处置门诊进行救治,必要时可接种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陕西省卫生计生委疾控处)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苏怡实习生黄天悦今年上半年,陕西省规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1730余亿元,同比增长20.1%,是2013年以来的最高点。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位居全国第12位。规上工业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向好、稳中...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