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中华文明”文博创意产业联盟暨“丝绸之路”国际文创交流基地揭牌
为深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充分挖掘陕西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博创意产业聚集平台,7月21日,由陕西省文物局、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以及陕文投集团三方联合发起成立的“互联网+中华文明”文博创意产业联盟暨“丝绸之路”国际文创交流基地在西安揭牌。该联盟已吸纳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30家博物馆、高校、设计机构,搭建文博资源信息智库,构建文创产业前沿生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库,汇聚了中华民族最为杰出的文明成果与文化记忆。”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贾强说,陕西目前有不可移动文物点49058处,博物馆270座,国有馆藏文物达774万余件。新成立的“互联网+中华文明”文博创意产业联盟作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人文交流高地的重点项目,一方面通过吸纳国内30家著名博物馆、高校、设计机构加盟,搭建了文博资源的信息智库,构建文创产业的前沿生态,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借助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人文交流高地的契机,依托西安高新区科技企业聚集优势,打造“丝绸之路”国际文创交流基地,该基地将是文创交流和产业聚集的实体平台,可进一步推动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希望该联盟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为目标,整合好文物资源和市场资源。发挥资源和经验优势,推动陕西文博创意产品的产业化、品牌化,快速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打造文博创意产业生态体系
“‘互联网+中华文明’文博创意产业联盟,旨在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引导社会共同参与,推进文物信息、内容、产品、渠道、消费的产业链建设,深度挖掘博物馆文物资源、人才资源、品牌资源,打造企业、院校、创业者共同参与的文博创意产业生态体系。”陕西华夏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朱先慧表示,联盟将积极发挥策划研发中心、生产服务中心、宣传推广中心、品牌营销中心、金融及版权运营中心的资源及功能优势,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引导社会共同参与,推进文物信息、内容、产品、渠道、消费的产业链建设,深度挖掘博物馆文物资源、人才资源、品牌资源,打造企业、院校、创业者共同参与的文博创意产业生态体系。“互联网+中华文明”文博创意产业联盟将坚持高起点策划、高标准组织、高效能管理,立足于陕西自贸区,借助互联网和文化创意,激活陕西沉睡的文物资源,助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据悉,为快速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文博创业产业联盟业务的开展,2017年下半年联盟将联合浪尖、东道等国内知名设计机构在高校训练营、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为联盟后期发展进行人才储备。同时,陕西省博物馆协会也将加强与“互联网+中华文明”文博创意产业联盟的合作力度,共同谋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让文物背后的故事走出来,让书本里面的故事活起来,实现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突破。本报记者赵争耀
新闻推荐
□记者舒俊7月15日上午9时,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录取通知书的书写工作开始。老教授们用尖细的小楷狼毫笔蘸上墨汁,仔细对照着一份录取名单,然后在录取通知书上,一笔一画地写下新生的姓名、专业。自2007...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