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昭)昨天,陕西省首次针对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出台攻坚行动方案,努力在不利气象条件下,争取更多的蓝天,实现采暖季大气空气质量主要指标的改善。
今年年底全省PM10平均浓度达到80微克/立方米
《陕西省2017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颗粒物整治为重点,把压煤减排、提标改造、错峰生产作为主攻方向,把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作为重要突破口,集中抓好以西安为代表的关中城市群,以及重点领域(散煤、“散乱污”企业)、重点时段、重点行业(火电、供热、建材、煤化工、石化、炼焦、有色、钢铁、陶瓷、平板玻璃等)和重点工作(削减燃煤、系统控车、全面抑尘)等方面大气综合治理,全面完成国家大气环境质量考核约束性指标,即到2017年底,全省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达到80微克/立方米。2017年11月1日-2018年3月31日,各市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大幅下降,优良天数明显增加,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
今年错峰生产、限产力度明显强于去年
为了强化燃煤管控措施,关中各市将实行错峰生产、限产、停产等措施。省环保厅新闻发言人郝彦伟介绍说,今年陕西省在错峰生产、限产上,力度明显强于去年。去年我们仅仅是对水泥行业采取了错峰生产,今年所有的建材行业冬季全部要停下来。另外对一些没有办法还必须生产的也采取限产措施。今年对钢铁、焦化、化工和电力采取冬防5个月期间的限产。钢铁产能限产50%,焦化限产30%,煤化工、石油化工同步减产50%以上。整个电力行业,火电在关中地区的上网量同比减少30%。
“红牌”工地立即停工整改
严格执行“禁土令”。采暖季期间,西安市等除地铁(含轻轨)项目、市政抢修和抢险工程外的建筑工地禁止出土、拆迁、倒土等土石方作业。严禁以各种借口将“禁土令”降低标准、减少时限、缩小范围。各类工地严格建立“过程管理+扬尘排放质量管理+红黄绿牌结果管理”联动管理制度,黄牌限期整改验收时限不超过10个自然日,如逾期未整改到位自动降为红牌;被列为红牌管理的工地,立即进行停工整改,直至整改达标。
红色预警时限行和停课将采取柔性措施
陕西省今冬将建立应急联动机制。重污染天气期间,建立关中地区统一应急联动机制。郝彦伟介绍说,今年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的标准降低了,综合指数预测出现1天200以上的天数,就要发蓝色预警;2天200以上的就要拉黄色预警;3天200以上就要拉橙色预警,4天200以上是红色预警。但是,今年在预警的红色级别上,限行和停课采取了一些柔性的措施。比如停课重点放在幼儿园和小学。过去在限行方面采取24小时全部行政区域的限行,对生活带来影响,今年做了适度的调整,重点在白天进行限行,在晚上和非建成区范围适当有所放松,尽量把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薛卫斌)由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推荐、评论家常智奇作序的高凤香的散文集《他说,寂寞》,日前由南海出版公司面向全国出版发行。散文集《他说,寂寞》,以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为特征,分为五...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