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闻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陕西新闻 > 正文

“双11”促销布满“雷区”,市民应谨慎应对

来源:阳光报 2017-11-03 08:30   https://www.yybnet.net/

一年一度的“双11”快到了,线上线下各路商家纷纷提前切换至“购物狂欢”模式,然而有关大促的一系列吐槽和投诉也随之而来。近日,省工商局提醒市民谨慎应对。本报记者走访市场,对相关现象做了采访和梳理。

先抬价再打折,注水促销

“因为想趁着大促囤一些日用品,我提前大半个月就把一些要买的商品放进购物车了,可是这两天却发现其中一款洗衣液竟然从之前的17元涨到了27元。”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这种情况让人实在难以接受,“如果不是提前关注了价格,还真以为自己捡到便宜了。”

像张女士一样,发现“假打折”的市民不在少数。随着网络大促活动影响力的不断升级,在方便消费者购物、促进消费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共性的问题,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折扣、谎称降价或者先提价再打折等消费陷阱屡见不鲜。

大额优惠“一秒售罄”,想捡便宜不容易

今年不少电商平台开启了预售活动,商家也会准备丰富的不同金额的优惠券,一些小额优惠券点击即可获取,但是后续使用上却有诸多限制,而大额优惠券秒杀活动,往往一上架就显示售罄。这些看得见的优惠,实际享受起来却并不容易。

在网购消费中,一些经营者通过各种网络推广手段吸引消费者,有的宣传虚假优惠信息,有的可能使用“全网销量第一”等绝对化用语,或者伪造冒用知名品牌、虚构主体资质进行促销,这些都属于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理性消费

针对“双十一”电商促销期间可能出现的广告宣传、商品质量、消费纠纷、售后服务等问题,省工商局也列出了一份“防坑指南”,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理性消费。

一要小心低价陷阱。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应关注商品的价格变化,多渠道比较了解商品的价格情况,不要被明显的低价所误导,被虚假折扣迷惑。

二要了解促销规则。集中促销的交易规则中,有些商家隐藏着霸王条款。消费者与商家要多沟通,对于预付定金的商品,要谨慎下单。

三要小心虚假宣传。消费者在网上找到所需商品后,不要着急拍下,要多看看买家评价,尽量多方面了解商品信息。

四要客观行使评价权利。建议消费者秉持诚信负责的态度进行评价,切莫成为商家“刷信”的工具。

五要谨慎选择支付平台。网购尽量选择信誉度高的卖家购买,并通过正规的第三方支付渠道进行支付。谨慎使用“二维码”支付,防止不法分子盗取个人账户等信息。

六是签收前要验货。尽量当面核验,同时索取购物发票或收据,以便后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七要保存购物证据。

工商部门提醒,网购过程中如果产生纠纷,消费者在与卖家、网络交易平台协商不一致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拨打经营者所在地的12315投诉电话,或者通过陕西省工商局以及各市工商部门的网站进行投诉。工商机关将及时受理,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G5 记者 张文静

新闻推荐

2018年高考本月15日开始网上报名

本报讯(记者吕扬)11月2日,记者从省招办了解到,2018年高考网上报名时间为11月15日至21日,考生需要登录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并完成网上报名程序。省招办在《关于做好2018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双11”促销布满“雷区”,市民应谨慎应对)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