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表示,高屋建瓴,既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又实事求是,坚定了我们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信心和决心。
李梅坦言:“民族戏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承载者、体现者和传播者。在辽阔的大西北,以秦腔为代表的戏曲剧种、戏曲剧目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来源,也是我们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资源。用优秀的戏曲艺术作品来构建民族精神,塑造大众灵魂,是戏曲艺术工作者理应自觉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民族戏曲要想在当下融入时代的发展洪流之中,发出有价值的声音,除了抓好传统经典的继承,抓好新编历史题材创作,更要关注现实,放眼当下。作为新时期的戏曲现代戏创作,一定要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以和谐的文化观念、鲜明的艺术形象、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有效实现对人们价值观的引领。”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李梅认为,“陕西戏曲研究院以实践充分证明了只有创新才能不断激发戏曲艺术的生命活力。以传统为基石,以创新为理念,是我院履行己任、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我院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
报告中提出,要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对此,李梅表示,“人才是戏曲传承、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根本保障,坚持人才兴院,是戏曲艺术发展规律和我院自身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未来几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完善科学、良性的人才培养、托举模式,有效保证戏曲艺术的代际传承,兴旺发展。”
本报记者王娇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徐颖)第24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将于11月5日在杨凌示范区举行。省供销社和陕西供销企业集团、陕西供销电子商务集团积极参会参展,以“产业***,供销人在行动”为主题,组织...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