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乃军制造的船模“导弹艇”
本报记者李宗华摄
喷上漆后,这艘船模“导弹艇”建造完工。张乃军决定:下水,试航。
67岁的他已然白头,却在湖边操控着自己的船玩得不亦乐乎。2.1米长的船模“导弹艇”在湖面航行,岸边的张乃军脸上露出笑容。
退休后拜访专业人士造船模
退休前,张乃军是一名铁路职工,但他从小就喜欢制作船模。“以前工作太忙,没有那么多闲余时间,另外条件也不允许,材料、器材、设备都不好找,也没做出啥像样的舰船。现在退休了,大把时间没事干,正好做船模,也算是延续了大半辈子的爱好吧。”张乃军告诉记者,这是他退休后做的第三个船模了。从2012年开始至今,他已坚持了5年。
做一艘船的外壳不算太难,如果要让“船”在水里动起来,可就不简单了。从动力到遥控发射“导弹”,都是一道道难题。为此,他拜访了陕西省航模队和西工大的一些专业人士,边学边做。
“我做的这艘‘导弹艇\’,不仅可以控制‘导弹\’发射,船头船尾的两门‘机关炮\’还能180度旋转,是不是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张乃军的语气中充满着自豪。
能发射“导弹”还能模拟炮火声
为了造出像样的“船”,张乃军特意给自己弄了个工作间。三秦都市报记者看到,这间工作室虽然只有大约10平方米,但个中工具和材料摆满了房子。“做艘高质量的船需要花费一定的心血。我做的这艘‘导弹艇\’,图纸是30多年前我从上海的航模学校买来的,一直保留了这么多年。”张乃军向记者讲解他的得意之作。
“你看,做船用的材料,都是我自己加工完成的。为了更结实、更好地防水,船底是我用玻璃纤维和胶一层层刷出来的,船身的材料是用捡的木板拼接成的。”既然是“导弹艇”,那船上的“武器”装备是重中之重。张乃军告诉记者,艇上的两门机关炮盖子是用暖水瓶盖改造制成。为了增加观赏性,炮口还专门装有红色的指示灯。“我还专门装上声音装置,为了能更逼真,船上的动力系统和火炮分别用两个遥控器分开控制。我试验了不知道多少次,终于可以电子遥控点火,4发连射。整个‘导弹艇\’可以装4管16枚‘导弹\’,能够遥控向不同方向发射,看起来跟真船没啥区别。”
这艘船模“导弹艇”,他用了两年多时间才制作完成。张乃军说,他打算明年参加在武汉举行的全国大学生航模表演赛,希望能在那里得到一些专业人士的指点。首席记者张晴悦
新闻推荐
陕西旅游“寻秦记”快闪活动亮相伦敦街头当地时间11月6日上午,为期三天的2017伦敦国际旅游交易会如约拉开序幕。在国家旅游局的组织下,北京、陕西、辽宁、湖南等23个省(区、市)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以...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