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厂车间内《梁家河》印刷工作紧张进行本报记者王晓峰摄
本报讯(首席记者石喻涵)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公开发行后,陕西省各大书店纷纷在最醒目位置摆放销售,受到市民热捧,供不应求。昨天,记者走进印刷厂见证图书由油墨变为成品的过程。
陕西龙山海天艺术印务有限公司是承担《梁家河》印装任务的印刷厂之一。今年40岁的王克钦是这里的一名印刷机机长,在厂里已经工作了10个年头,是技术骨干。记者见到他时,他正拿着一张印好的《梁家河》封面仔细查看,“因为采用的是五色印刷,所以我要看五条线重合在一起。每条线大约只有二分之一头发丝那么细。而这样的工作,我每分钟就要做一次。”
除了王克钦,印刷车间每一处几乎都是忙碌的景象。这边裁纸、印刷,那边锁线、搬运……陕西龙山海天艺术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斌介绍:“印制《梁家河》的设备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油墨的调配都是电脑预先设置好的。即使这样,为了保证质量,每一版印刷出来之后,我们还要进行三四十分钟的调整,要保证书籍字迹颜色是一致的,里面的每一张图片都是清晰的。”
新闻推荐
共享飞机机器人家宝两轮汽车 □记者吴军礼文/图 丝博会上,一批高端、大气、好玩又亲民的...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