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闻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陕西新闻 > 正文

陕西华州皮影传承人:在坚守与创新中雕刻岁月 新华社记者 陈晨

来源:延安日报 2018-06-22 15:57   https://www.yybnet.net/

刻刀纹丝不动,手推着牛皮在刀尖下游走,精细的纹路逐渐显现出来。68岁的汪天稳坐在工作台前,厚厚的镜片架于鼻尖,眼神中还带有年轻时的犀利。阳光透过纱窗,将屋内悬挂着的各式色彩斑斓的皮影投射在白墙上,轻风吹拂,恍若一场灵动的皮影戏就此启幕。

这幅颇有诗意的“画面”,深藏在西安文化街区的一间阁楼上。不远处,明城墙内外车水马龙、游人如织。但只需轻掩屋门,外界的喧嚣瞬间便被阻隔。

汪天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西华州皮影”的代表性传承人。作为陕西皮影重要的发源地之一,相传皮影戏在华州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上世纪中叶,皮影戏曾是冬日农闲时陕西农民主要的文化活动之一。谁家有娶妻生子的喜事,总少不了皮影戏班子前来“闹一闹”。

“手工皮影讲究一个精细,许多经典模板都是多少代手艺人传承下来的。而每完成一件作品,需要经过选皮、过稿、潮皮、雕镂、敷色、熨平等二十余道工序。”汪天稳说,即便是一幅常见的20厘米大小的皮影,通常也需3到4天才能完成。

自12岁拜师学习皮影雕刻技术起,汪天稳便与皮影结下不解之缘。一把刻刀,他握了56年。一张皮影,凝结半生芳华。在50多年制作皮影的历程中,汪天稳继承和发展了“推皮走刀法”,即刀不动皮动的绝技。经此手法雕刻出的皮影,刀工劲道全无滞涩,线条严谨又不失洒脱。刻镂完成后,他还要用粗细不一的毛笔上色。所有部件制作完毕,再用线组接起来,形成造型各异的皮影形象。

进入汪天稳的工作室,仿佛置身于一个华州皮影的微型博物馆。从传统的钟馗捉妖、明皇击鞠图,到山水花鸟图,再到富有现代气息的喜洋洋、小猪佩奇等皮影,一幅幅色彩鲜明、形态曼妙的作品,无声诉说着传统工艺与时代共进的流变。

“说到底,手工皮影有人的情感在里面。”汪天稳之子汪海涛说,机器制作皮影曾经大量抢占市场,手工皮影生意一度颇为艰难,但只要作品不够完美,父亲一律要求收回重做。“父亲总说,不要考虑钱,作品首先要对得起自己。”

坚守终于迎来春天。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传统文化愈发重视,老匠人们皱起的眉头舒展开了。汪海涛说,这几年明显感到“回暖”,陕西一些地方将皮影引入课堂,父亲、姐姐和自己都曾被请入高校开讲座。“每次到学校讲课,学生们都对传统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年轻人交流,是父亲最开心的时候。”

为了吸引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汪天稳不断尝试将现代元素引入皮影中。小熊的长安之旅,是他们精心推出的一幅新作品:可爱的卡通熊邂逅大雁塔、兵马俑,历史的穿越感与流行元素相得益彰。

社会各界也纷纷行动起来,希望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老手艺的新传承。在百度信息流推出的“匠心中国行”公益项目中,汪天稳讲述的皮影故事短短几天内就吸引了20多万的点击量。多位外地网民联系他,想要拜师学艺。老汪没想到,做了半辈子皮影,年近古稀之时,自己反而成了“网红”。

“一生只做一件事,并且把它做到极致。岁月雕刻了我,我也雕刻了岁月。”最近,有人将汪天稳制作皮影的视频配上文字发到了“抖音”平台上,引来35.4万的点赞量和2000多个留言。有网民说:“看得心生感动,向手工艺人致敬!有了他们,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谢谢你们!”

汪海涛说,看到这些留言,父亲拿着手机端详了许久,脸上一直带着笑意。

新闻推荐

陕西省建成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体系 确保十二小时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救助

  本报讯(记者秦华)6月20日,全省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培训班在省行政学院举办,旨在通过专业化的学习培训,全面...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陕西华州皮影传承人:在坚守与创新中雕刻岁月 新华社记者 陈晨)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