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了陕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相关许可信息,共包括互联网站11个,应用程序12个,论坛2个,公众账号34个,共计59个服务项。其中,三秦网、三秦都市报新闻客户端“秦闻”APP以及三秦都市报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取得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这意味着,三秦都市报、三秦网系列官方新媒体账号获得了新闻采访、发布和转载的资质。
成长 一个个深刻的印记
对于三秦都市报、三秦网系列新媒体平台而言,这是一个深刻的印记,也可以称作进入一个新时代的初始。奋进中,蓦然回首,我们能强烈感受到风起云涌的媒体变革中,三秦网锐意前行的力量:
2010年2月,三秦都市报官方微博“@三秦都市报”正式开通;2011年1月,以www.sanqin.com为域名的三秦网成功上线;2013年7月,三秦都市报官方微信订阅号成功推出;2014年3月,三秦网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她从一个论坛模块的升级版扩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媒体新闻网站,并迅速跻身陕西十大重点新闻网站之列,成功实现了三秦都市报由传统单一纸媒向报网融合的历史转变。
2016年1月1日,新闻移动客户端“秦闻”APP正式上线,先后推出图文、专题、视频、直播等频道,2018年5月国家版权局颁发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变革 一次次不懈的探索
且行且思,三秦网一直不懈地进行着搭建媒体矩阵的创新和探索。
2015年6月,微信矩阵“秦人矩阵”新鲜出炉,82个子账号,万象多元,生机盎然。目前,“秦人矩阵”已成为陕西颇具活力和影响力的一个新媒体平台,微信矩阵活跃粉丝数已经超过120万。其中,“公益记者”用户量已经突破30万,募集善款1180.2万元,入选“陕西传媒创新十佳案例”,被赞誉为传统媒体公众号开启救助新模式,该公众号也成为全国省级都市报中影响力最大的媒体公益公众号。2015年8月,网站集群横空出世,多领域、多品种、多功能的近百家网站以集群的模式进行着数据共享、互联互通。
融合 一次次思想的洗礼
且破且立,三秦网也一直经历着报网融合、全媒体整合运行的洗礼。
搭建报网融合平台,实现报网采编人员、考核体系以及发布平台的“三个打通”;依托三秦都市报,充分发挥内容生产优势以及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创新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紧扣及时性和互动性,实现了多个“第一”:
2016年1月,三秦网搭建制作的网络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第一次获得中央网信办通报表扬;2016年1月,《一个善举温暖了一座城》系列报道,第一次实现了报、网、微、端全媒体传播,获赞超百万;2016年7月,《一颗糖苦了两个家》系列报道,开创了陕西省传统纸媒进行移动视频直播的先河;2018年3月,成功举办千人公益植树活动,3·15千人品质消费月活动,2018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上的《陕西旅游名片》中国高铁联盟城市联合推介暨“乘高铁游陕西”活动,第一次实现移动客户端“秦闻”APP和微信公众号全媒体平台同步联动直播,第一次使用无人机航拍直播,第一次实现多机位镜头的场景切换,意味着全媒体传播功能更趋完备,传播方式更加多样。
一报、一网、双微、一端、一矩阵、一集群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已然形成。三秦都市报全媒体正在以动静结合、深浅互补、全时在线、即时传输、实时终端、交互联动等多种方式,实现着“报网一体化发展全媒体整合营销”的发展战略。
迎面未来,今天的三秦都市报、三秦网系列新媒体平台正站立在媒体大变革的潮头,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勇气,面朝大海,扬帆前行!
本报记者刘志强
新闻推荐
开栏的话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准解决“百姓”痛点、营造优良信用环...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