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近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工作数据:1至6月,全国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980余万件,清理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2700余万条,取缔关闭网站及APP应用6.2万余个;共查处“扫黄打非”案件5500多起,其中行政处罚4800多起,刑事案件565起,刑事处罚1447人。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扫黄打非”工作主要呈现出五方面亮点: ——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信息成果突出。扎实开展“净网2018”专项行动,公安、工信、网信、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成员单位积极履职尽责,分别对网络直播、短视频、两微一端、电商平台、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领域进行集中整治,持续净化网络空间。 有关地区部门对快手、火山、抖音等网络短视频平台涉低俗问题,及时予以行政处罚。网络游戏市场专项整治查处一批涉黄、涉赌以及导向有问题、未取得版号上线运营的网络游戏。网络文学专项整治处罚一批传播色情低俗内容的网络文学企业,关闭违法违规网站400余家。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快速处置多起网络突发传播不雅视频事件,针对部分网络平台借ASMR幌子传播低俗色情内容,及时约谈有关互联网企业。 湖南、浙江分别查处直播聚合软件传播淫秽物品牟利大案,实现“全链条式”精准打击,分别抓获犯罪嫌疑人163名、200余名。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力度大。扎实、深入开展“护苗2018”专项行动,严打各类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及信息,努力为青少年营造健康安全文化环境。 今年1月,多部门联合开展“邪典”等涉儿童色情有害信息专项整治,集中清理有害信息37万余条,督促重点网站自查删除链接130余万条。对传播“邪典”视频的知名网站予以行政处罚和曝光,广州立案查处制作传播“邪典”视频的广州胤钧公司。 ——规范新闻出版传播秩序效果明显。扎实开展“秋风2018”专项行动,通过集中整治和查办案件,大力维护新闻传播行业秩序。 国家网信办、公安等部门开展网上假新闻和新闻敲诈问题专项整治,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典型;开展网络敲诈、黑公关专项治理,关闭“新选择项城网”等一批假冒新闻网站,立案调查多起“黑公关”案件及有偿删帖案。各地严厉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及新闻敲诈行为,陕西、山东、河北、贵州、江西、北京等地相继查处多起案件。 ——群防群治良好局面进一步形成。普遍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宣传声势,发动群众支持参与“扫黄打非”。 ——推动网络长效监管机制建立完善。针对儿童“邪典”视频等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有害信息传播问题,“扫黄打非”多部门协力推进涉儿童低俗、色情、暴力网络信息长效监管机制落实。 针对网络直播有害信息多发问题,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旅部、广电总局研究制定并即将下发《关于加强网络直播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网络直播服务许可、备案管理,开展存量违规网络直播服务清理,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庞玲玲张毅)7月22日下午,记者从陕西省疾控中心了解到,国家食药监总局查出的问题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尚未出厂,该公...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