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陕西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昨日,从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传出消息,陕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历经四个阶段,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17年的10265元,增长了75.6倍,年均增长11.8%。
工资性收入成为增收主渠道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被解放出来,从农业转向非农,从农村走向城市。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也因此发生根本变化,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
务工队伍壮大,工资性收入成为增收主渠道;家庭经营净收入持续增长,占比重不断下降;二三产业发展迅速,扩宽增收空间。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迅速推进,二三产业蓬勃发展,拓宽了农村居民增收的渠道。与此同时,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农村低保、新合疗、新农保等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拉动了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的快速增长,收入占比逐年大幅提高。
耐用型消费品拥有量迅速增长
改革开放40年来,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逐渐拉大到持续缩小的发展历程。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2017年,陕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306元,比1980年的140元增长65.6倍,年均增长12%。
消费观念更新升级,消费层次逐渐提高,各类耐用型消费品的拥有量增长迅速。以电视机为例,1982年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电视机拥有量仅为0.3台,2017年则增加为114.6台。近几年,追求舒适、便捷的享受型消费正成为农村消费新热点,陕西农村居民传统耐用型消费品拥有量逐渐饱和,家用汽车、电冰箱、空调、热水器、电脑等消费品拥有量则增长迅速。2017年,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仅比上年增加0.3台,洗衣机增加0.7台,摩托车减少1.9辆,固定电话减少1线。与此同时,2017年,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13.9辆,同比增加1.3辆;电冰箱(柜)、空调、计算机、移动电话同比均不同程度增加。
本报记者张维
新闻推荐
省环保厅通报关中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情况 被检查单位近半数有问题
本报记者乔佳妮见习记者邬正鹏今年上半年,全省13个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较差的后6位均在关中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后10位的县(区)也...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