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近日公布的上半年保险行业数据显示,原保险保费收入出现了近年罕见的下降。
寿险业务拖累
保费六年内首次负增长
从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3%,降至去年末增长18.16%,再到今年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22369.4亿元,同比下降3.33%,这些数字变化描述了过去一年保险业的经营走势。
保费收入是保险公司主要资金流入渠道,而今年以来,这一保险行业的主要“现金流”已连续第6个月同比负增长。原保监会网站显示,在有据可查的2013年至今的统计中,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是这六年间首次出现负增长。
拖累保费收入增长的,是占据保险市场大半江山的人身险业务。上半年,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024.18亿元,同比增长14.18%;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6345.19亿元,同比下降8.5%。
有保险行业人士介绍,去年至今,监管部门持续对短期寿险产品核查清理,不可避免影响到人身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因为长期保障型险种销售难度较大。
人身险企整改产品线
多个短期险种下架
今年5月初,银保监会发布《关于组织开展人身保险产品专项核查清理工作的通知》,即“19号文”,要求人身险公司于6月30日前完成产品“负面清单”自查,整治产品违规乱象,延续前期回归保障的大方向。随后,各家人身险公司对照监管发布的“负面清单”整改自家产品线,这也导致一批产品停售或整改。
在太平洋人寿、农银人寿、民生人寿、信泰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网站上,此前都公布了对于部分险种停售或不再续保的公告,不少涉及险种数量超过30种。有券商研报指出,近期调整的险种虽然主要是医疗险和意外险,但不少险种具有保额分红性质,还有的防癌险费率与普通重疾险费率存在出入,更多被迫下线的还包括一年期团险医疗险。
多数人身险公司的报备产品在几百种以上,但由于保费结构的差异,在监管影响下收入表现也并不一样。从银保监会公布的前6月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情况看,有32家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减少,占到全部88家人身险公司的36%。其中,安邦人寿、和谐健康、华汇人寿等公司的同比降幅超过90%。
万联证券西安营业部投资顾问屈放认为,在保险回归保障本源的监管要求下,人身险公司保费结构面临向长期保障型业务发展的转型,中长期更利好大型险企。
上半年陕西保费收入573亿
意外险同比增速最快
今年前6月陕西原保险保费收入为573.74亿元,排在全国36个统计区域的第14位,相比去年同期的552.88亿元增长3.8%。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17.09亿元,同比增长12.4%;寿险保费收入381.64亿元,同比增长0.54%;意外险和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0.81亿元、64.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45%和6.89%。
不难发现,陕西今年财产险、意外险和健康险收入增速相对较快。对此,西北大学金融系主任王满仓表示,财险业的传统业务相对成熟稳定,保费做大后容易产生规模效应。而且财产险也具备一定的指向作用,能够反映出企业投保能力。比如说,西部地区固投增速较高,那么工程险等险种相应增长也就会比较快。而意外险和健康险的增长,则体现出居民消费升级状况,也反映出陕西人保险意识的提高。
也有行业人士认为,从江苏、广东等地的保险市场看,许多保户开始更多选择寿险等长远规划的保险产品,在这方面陕西市场还有做大空间。华商报记者 李程
新闻推荐
玉米秸秆、养殖畜禽粪便、厨余垃圾……投入大机器,只需要一个小时,一种又黑又亮、形似酱油的“富活素”被提取出来。经过20...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