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要吃盐,大家都知道盐吃得过多会危害健康。那么,盐是不是吃得越少越好?一起来揭开这个问题的神秘面纱吧。
高盐可增加高血压、心脑血管发病风险
陕西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张英介绍说,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均与食盐的摄入量密切相关。50岁以上的人、有家族性高血压的人、超重和肥胖者,其血压对食盐摄入量的变化更为敏感。这些人膳食中的盐如果增加,其发生高血压、脑卒中、胃癌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增加。
“高盐饮食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还可以改变血压昼高夜低的变化规律,使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大大增加。”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张剑琴介绍说,研究显示,高盐摄入可导致脑卒中的风险显著增加。长期高盐摄入还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
两位专家表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约相当于一啤酒瓶盖的量。但2012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人日平均摄入食盐10.5克,超过了推荐量。
既然食盐摄入超量,会危害健康。那么,是不是盐吃得越少越好?答案是否定的。张英介绍说,钠对于调节机体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正常血压具有重要作用。如果钠盐限制过严,轻度缺钠时,人可表现为精神淡漠、倦息、无神;中度缺钠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及痛性肌肉痉挛等症状;重度、极重度缺钠时,则可出现表情淡漠、昏迷、外周循环衰竭、严重时可导致休克及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同时,钠离子的摄入量过少,还会导致体内的酸碱不平衡,使肠胃消化液的分泌受到影响,胃蛋白酶的作用减弱,从而导致消化不良。
但一般情况下,机体缺钠的机会较少。因为除了食盐之外,很多食物中都含有钠,比如味精、酱油、海虾、鸡蛋、白萝卜、羊肉、油菜、白菜等等。只要正常饮食,一般是不可能缺钠的,吃盐过少导致的上述危害也就很少发生。所以,当前的重点仍是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学会使用限量盐勺,菜快出锅时再放盐
那么,生活中如何减少盐的摄入量?张英介绍说,首先要纠正因口味过咸而过量添加食盐和酱油的不良习惯,用控盐勺量出每日的食盐用量,每餐按量放入菜肴。一般20ml酱油中约含有3克食盐,如果菜肴需要用酱油和酱类,应按比例减少食盐用量。并注意减少酱菜、腌制食品以及其他过咸食品的摄入量。
同时,爱吃咸味食品的人,为了满足口感的需要,可在烹制菜肴时,放少许醋,以提高菜肴的鲜香味,帮助自己适应少盐食物。
烹制菜肴时如果加糖,容易掩盖咸味,所以最好不要放糖。也不能仅凭品尝来判断食盐是否过量,而应学会使用控盐勺。
张剑琴建议,可以通过不同味道的调节来减少对咸味的依赖,比如放少许醋或柠檬汁来提高菜肴的鲜香味。也可以使用花椒、辣椒、胡椒、姜等天然调味料来调味。烹调时,放盐的时机也很重要。可以等到菜肴快出锅时再加盐,这样可避免过多的盐被食物吸收。
还要注意隐性钠的问题,少吃高盐(钠)食品。酱油、咸菜、酱豆腐、味精、鸡精都是常见的隐藏“盐”,面条、面包、饼干等在加工过程中,都添加了食盐。华商报记者 卢红曼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军通讯员栗莎)8月23日,记者从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获悉,截至8月16日,陕西电力交易平台注册市场主体从2014年的401...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