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务院督查组收集的线索反映,在陕西省彬州市(县级市,隶属咸阳市)的三处路段,一些人打着治污降霾的旗号违规设置车辆冲洗站,强制收取过路车辆洗车费。对此,国务院第27督查组“放管服”专项组在8月24日派出2名督查员专程赴彬州市进行暗访。据了解,今年4月就有媒体曝光了这一乱收费现象,但3个月曝光了这一乱收费现象,但3个月过后,这些收费站又卷土重来。查实情况后,督查组责令整改,地方表态将彻查。(8月27日《陕西日报》)
为了治污降霾,设置车辆冲洗站,要求过路大货车进站冲洗,倘若不涉及收费问题,单纯作为一项治霾举措,未尝不可。问题是,彬州设置冲洗站的目的,恐怕没那么单纯,不过5秒钟的冲洗,就敢收费20元。此外,还涉嫌“看车下菜”——一些司机说,对以陕D开头的本地车,或本地人驾驶的以陕H开头的车辆不强行收费,而对其他地区的过路大货车,不管车辆是否干净、是否空车、货物能否沾水,一律都要进站洗车,然后交费;隐隐还有公权力的身影——据司机介绍,每个冲洗站都有交警,还停有警车,不敢闯关不交费,原本收20元,若闯关被警车追上,200元都下不来。
车辆冲洗费的收据上,盖有“彬州市治污降霾车辆冲洗站”和“咸阳强彬工贸有限公司”的公章,此外还有交警部门参与其中。背后涉及的问题,不仅是权力的滥用,还有权钱交易的可能。到底是谁,拍板允许设置车辆冲洗站强制收费,收到的钱又都进了谁的腰包,无疑需要彻查和严惩。
“放管服”改革不是空洞的口号,不能说一套做一套,理当体现在每一个真实可感的细节里。违规设置车辆冲洗站强制收费,看似一桩小事,“坑”的也只是过路大货车,但这粒“老鼠屎”,最终破坏的却是地方发展的“整锅汤”。
一方面,倘若别的地方有样学样,纷纷以治霾之名,行敛财之实,大货车过路难问题不仅会愈发严重,额外增加的非正常物流成本也会转嫁给全社会,进一步加重企业和群众的负担;另一方面,一个地方,对过路大货车尚且“雁过拔毛”,外来企业与投资者难道不会担心?权力如此任性妄为,不合理费用想收就收,明目张胆毫无忌惮,谁还敢去呢?如此,又哪有什么营商环境可言?
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很多地方早就意识到,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地方竞争落实到政府层面,其实就是营商环境的全面比拼。“放管服”专项组此次暗访到的彬州市一些人强制收取过路车辆洗车费的问题,反映出仍有一些地方“放管服”改革严重不到位,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苍蝇式”腐败,仍像雾霾一样弥漫。
打着治污降霾的旗号,却做着收费敛财的行径,把管理变味成了创收,把服务变味成了收费,这是个别地方政治生态的污染,也是贪污腐败的雾霾。相比大气雾霾,腐败之霾更为可怕,需要彻底清除。□舒圣祥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吴桐记者海花)为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切实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省住建厅近日印发通知,要求进...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