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庞乐)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了人们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并以此培育涵养了中国人家国团圆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家国情怀。为激发节日情怀,传承文化基因,让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陕西历史博物馆于22日晚举办了“长安明月夜”中秋博物馆之夜公益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吟诗、赏月、听琴、品茗,共度佳节,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还举办了三场主题活动,让参与者更深地了解文物的内涵,分别为:《讲述“绿脸俑”保护的故事》活动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专家的带领下,走进《帝国强兵——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秦跪射俑》展,为观众解密秦俑背后的故事;《玉盘珍馐话中秋——解读唐墓壁画中的美食》活动中,公众在专家的引导下赏析唐墓壁画,感受大唐风韵;《中秋品月共团圆》活动则邀请到15组亲子家庭,在博物馆里参加小品剧演出、PK诗词、现场DIY月饼等活动,让参与者体会到中秋节的文化意义和内涵所在。
图为讲解员们在表演创意走秀《国宝的前世今生》。
(首席记者李明实习生徐楠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崔春华见习记者赵莎莎)以“弘扬诚信理念,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2018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在陕西省开展。此...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