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程刚通讯员贺承光)9月2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行“西北乡村类型与特征调查报告”发布会,向社会公开由2000余名师生历时一个多月完成的西北乡村类型与特征调查报告。
据了解,此类大规模调查在国内尚属首次。从7月25日至8月3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专任教师及暑期返乡研究生、本科生共2000余人,奔赴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除东四盟)、西藏七省区,采用问卷调查为主、半结构化访谈和深入访谈为辅的方法,以乡村为基本行政单元,针对乡村产业、生态、文化、区位等要素开展乡村类型与特征调查,共获得有效调查样本31388个。
报告显示,当前我国乡村类型可以划分为生态保护型、粮食主导型、特种作物型、果蔬园林型、城郊结合型、文化传承型、乡村工业型、草原牧场型、畜禽养殖型、乡村旅游型和多元发展型11种类型。在此次调查的省区中,粮食主导型乡村最多,达到13014个;文化传承、乡村旅游及生态保护型乡村数量分别达到380个、654个、2572个。
此次调查报告的发布,为乡村类型的划分乃至中国乡村振兴分类规划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构建的中国乡村类型特征及划分的21个指标,可为其他区域乡村类型的划分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卢红曼)记者从日前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上获悉,截至今年9月9日,我国公民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