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闻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陕西新闻 > 正文

陕西省第三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西安开幕 省委书记胡和平出席并发表讲话 落实医疗住房等 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来源:华商报 2018-09-27 01:44   https://www.yybnet.net/

9月26日,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陕西省第三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在西安开幕,来自海内外的1500余名学者齐聚古都西安,共商陕西人才大计。省委书记胡和平出席并发表讲话。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张广智,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钱引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兴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等领导出席。

胡和平表示,陕西提出打造“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作为中国大地原点的陕西,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交通运输上发挥着重要枢纽作用。同时,东西双向开放战略的实施,使陕西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门户优势渐显。“流动经济”表明陕西将成为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汇聚流动的平台。

胡和平指出:“今天的青年学者论坛,主要讲人的流动,特别是人才的流动,我们希望把陕西做成人才聚集之地。陕西在人才科技教育方面是一个大省,拥有高校114所,在校大学生150多万,科研单位1000多所。我们培养了大量人才,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才来到这里,留在这里,在陕西成就一番事业。”

胡和平表示,陕西将按照十九大部署要求,坚定实施人才战略,努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焦到陕西。陕西将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人才制度、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制度,建立一卡通服务机制,完善一体化服务网络,落实各类人才居住、医疗、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工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陕西还将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作用,建设一批高端人才培养集聚示范基地,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壮大创新创业平台规模,促进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据悉,陕西省“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自2016年以来已举办三届,前两届先后有来自五大洲20多个国家3500多名青年才俊应邀而来,其中有580多人与有关单位签订了工作协议。

>>对话

陕西省有多吸引人 听听年轻学者怎么说

昨天上午,在论坛开幕式后,华商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年轻学者,这些年轻人都是在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也是各个高校和科研机构迫切需求的人才。

>>杨韬

宽松人才政策有利于人才留下来

目前在法国贝尔福·蒙贝利亚技术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杨韬也赶回来参加此次论坛,他希望通过这次论坛跟西安更多高校建立联系,了解一下各个高校的要求,以便今年年底博士答辩后回西安做出最好的选择。

杨韬是西安人,已经两年没回国了,他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完成的,当时攻读的是工程专业,现在博士阶段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应用于无人驾驶的目标跟踪和视觉定位以及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光场成像技术及应用。杨韬说:“博士毕业后要回西安就业,现在国家提供各种便利将人才送出去学习,再通过优厚的政策将人才吸引回来,西安和沿海城市相比,可能没有那么开放,但这里学术氛围浓厚,以后可以多举办一些人才论坛和活动,让更多人的了解这座城市,给人才多提供一些沟通的平台,再加上宽松的人才政策,更有利于各种人才留下来。”

>>何琼

很多人才扶持政策解决了后顾之忧

“我来过一次西安,走过城墙感觉走过了很多朝代,这里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且人才聚集。”作为受邀学者,香港大学应届博士毕业生何琼说,青年学者论坛打开了一个通道,建立了外来人才与西安本地高校、政府的沟通,使相互之间更了解。

何琼是成都人,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重庆上的。“我的研究方向是建筑节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立有绿色建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跟我现在的研究方向是百分之百匹配,很难得,也非常吸引我,所以我就投了简历,进入这样的团队能够成长得更快。”何琼说,西安是人才聚集地,学校、政府都给了非常高的支持,这也是吸引她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陕西出台的很多人才扶持政策,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包括今后家庭的生活、子女的入学问题等都提供了很多便利,所以作为我们来说只需要集中精力开发或推动科研,其他方面不必再顾虑。”谈及今后的发展,何琼希望能建立一个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简便化的操作平台。“简单来说,输入西安的城市名或者某地的建筑名称,就可以搜出这个建筑怎样做最节能、节能在什么地方,经济收入怎样,是一个一键式的输入和多方面输出的成果。”

>>邓麟

希望研发出的药能控制癌症发病率

“我优先选择回国发展,青年论坛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2015年博士毕业于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现在美国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邓麟也参加了此次论坛,他的研究方向为分子生物学,当前主要从事细胞周期调控和DNA复制及修复相关研究。

邓麟说,他很关注母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发展,正在寻求合作的机会和一些未来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想更多的了解“一带一路”大背景下陕西的发展。他说,我们国家对基础研究及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支持力度很大,在国内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谈及今后的个人理想,邓麟表示,从基础生物学研究到肿瘤、新药研发、药物药理的筛选及功能性研究中发现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希望研发出帮助大众提高健康的药,控制癌症发病率。华商报记者 肖琳

>>评论

陕西面临“留人”和“引人”双重重任

杨鹏

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天生是重要的人才集聚地,培养和集聚人才也是其重要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高等教育大省的陕西,要成为真正的人才聚集之地,有着不错的基础条件。不过,也要清醒地意识到,陕西人才主动流失现象比较严重,也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人才优惠政策的渐次推出,从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流向的调查数据来看,陕西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在逐步增大。前不久国内某大型招聘网站出炉的《2018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西安的应届毕业生超60%的选择留在西安就业,新一线城市的吸引力与吸纳能力已全面超越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成为应届毕业生最期望就业的地方。成绩固然可喜,但不能被这些成绩所陶醉。毕竟,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渴求人才。

人才是决定地区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之一,总体上,或许可以这么说,陕西目前其实面临着“留人”和“引人”的双重重任:一方面,把自己培养出来的所需之才,尽最大努力留下来,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吸引更多满足未来发展之需的外地人才,并留在陕西。

依托区位、科教、资源等综合优势,陕西正在致力于打造“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这既为人才聚集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也对于人才聚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打造人才聚集之地,是现实之需、未来之势。

也要看到,在“人才强国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努力成为人才聚集之地,不止陕西一地这么想。显而易见,在其他地方纷纷开出了各种十分诱人政策吸纳人才的现实语境里,陕西“留人”的难度只会增加不会减小,“引人”同样也不会轻松。但是,只要勠力同心、迎难而上、措施对路,把陕西做成人才聚集之地不是梦!

新闻推荐

中基协公布19家疑似失联私募机构:固话手机电邮都联系不到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基协)网站9月26日发布的公告,日前,中基协自律核查工作中发现19家疑似失联机构。中基协通过该19...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山楂地里话丰收2018-09-27 01:02
评论:(陕西省第三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西安开幕 省委书记胡和平出席并发表讲话 落实医疗住房等 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