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闻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陕西新闻 > 正文

记忆中的货郎担

来源:西安日报 2018-11-04 04:54   https://www.yybnet.net/

○朱耀儒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乡村活跃着穿村走巷的货郎担,为农耕人家送来急需的生活用品,也给我的童年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货郎担由两个箱子和一根挑担组成。这挑担一头装着布匹、衣服、毛线、手帕等细软的木箱,一头装着锅碗盆瓢、刀剷筷刷等灶具的纸箱。纸箱上有一个镶着玻璃的长方形木箱,里面分隔放满针头线脑、顶针、钢针、别针、扣子、锥子、剪子,还有水果糖、冰糖、弹球等等,我们把这个箱子叫百宝箱。货郎一般都是中老年人,从来没有见过年轻人当过货郎。记得经常到我们村卖货的是一位头发花白、身材魁梧的老者,他姓乔,村里人都喊他老乔。据说老乔是河南人,几十年前逃难到陕西谋生。老乔人很和善,买东西的人百般挑剔万般弹嫌,他从来不气不恼。有买东西的大人嫌我们围观,他却说:“生意人要的是卖钱不卖钱,只要摊摊围得严,就图个热闹红火么。”

老乔隔三岔五来我们村卖货,每次来都是先闻其声后见其人。他有一个声音响亮的拨浪鼓,嘣登嘣登的鼓声传来,我们就知道货郎担又来了。不等老乔走到村中央的大槐树下,孩童们就已经围上去了。老乔放下担子,先摇一阵拨浪鼓,再喊几声“卖货来!”然后就坐在木箱上,从腰里抽出烟袋抽起烟来,不一会儿,大人们就陆续来买需用之物了。当只剩下我们这些围观的孩童时,他会撺掇我们说:“还不回去要钱买糖吃?”那时难得有人能要下几分钱。好在老乔还收购头发和废铜烂铁,收购废物的钱可以买点糖果。我曾用一个打碎了的犁铧换了几颗水果糖和十几个弹球,也曾从墙缝里找到母亲和姐姐梳落的头发换过几块冰糖。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队办起了代销点。代销点从县供销社购进多种商品,农家所需的油盐酱醋和针头线脑就可以方便地购买。那时候,代销点是全大队唯一的公共场所,人们除了买东西,平时还爱去代销点拉闲话,于是,代销点又成为全村的新闻发布所,谁家媳妇生了小孩、谁家姑娘说了婆家、谁家要盖新房之类的消息,全都由代销点传开。

生产大队改为村委会后,代销点随之取消,代之而起是个人办起了代销点。再过不久,村里有人又办起了“便民超市”,这下,村民不出村就可以购得一切所需物品了。

货郎担已经消失了几十年,但那货郎在村子里卖货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让人回味和深切怀念。

新闻推荐

成功举办24届吸引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迄今已有2800万人次参展参会

第25届杨凌农高会将举办,各展馆正有序布展孙建恒本报记者陈飞波摄第25届农高会开幕进入倒计时,各展馆布展正在有序进行中。...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记忆中的货郎担)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