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孙栋张广平记者李勇军)记者昨日从航天基地城市管理局获悉,自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该局先后推行设置“智能分类垃圾箱”、“智能烟头回收箱”,在积极培养市民群众提高垃圾分类意识的同时,不断优化创新,再次在全市率先推广“废纸recycle”理念,积极联合陕西智享亿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前期施行垃圾分类收集的报纸、纸盒、餐盒等可回收垃圾进行“回炉重造”,变废为宝,进一步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实现生活垃圾的回收“重生”。
记者了解到,每天早上9点半,在航天基地北航科技园工作的小王把包裹快递纸箱上的快递单撕开,再用裁纸刀把上面的胶布全部清理干净,然后,沿着折缝把纸箱折叠整齐,再连同身旁的旧报纸一同投放到单位楼道设置的生活垃圾回收箱内。14点10分,在航天基地城市管理局负责垃圾回收工作的赵师傅,会分别前往辖区航天城第一小学、西安建工科技基地、山水悦庭等7个垃圾分类试点单位,将市民投放在“智能分类垃圾箱”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统一收运到航天基地分拣中心进行处理。17点40分,航天基地辖区内的智享亿家环保公司员工李师傅,会来到航天基地分拣中心,对生活垃圾中的办公、生活废纸进行分类打包,集中运送到工厂进行无公害加工处理。最终,这些曾经的“废纸”就能摇身变成红、黄、蓝、绿代表垃圾分类的“网红”家用回收箱,再次投放到航天基地的学校、单位及居民住户家中,供市民群众日常生活使用。
“这个绿色的垃圾箱是装废纸类可回收物的,里面的废纸、快递箱和包装盒都可以再加工成家用垃圾回收箱。”航天基地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说,“垃圾,其实也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实行垃圾分类,既可以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循环利用,又可以改善我们居住生活的环境。”
下一步,航天基地城市管理局将不断优化创新,在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宣贯生活垃圾分类理念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可回收“垃圾”的再利用,让更多可再生的资源拥有“重生”的机会,促进环保、节约新风尚的不断养成。
新闻推荐
志愿者为残疾群众发放手机,满足他们听音乐的“微心愿”。本报记者袁森摄(B)⑦本报讯(记者袁森实习记者冯萌)1月27日,由省残联、...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