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玲
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实践,已然证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同样也是内陆地区加速崛起的必由之路。
2017年7月,省政府印发《陕西省“十三五”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规划》。按照《规划》,陕西省围绕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的“五新”战略任务,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强化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革创新促进全面开放,以全面开放助推追赶超越,把陕西省建成资源配置能力强、体制机制活、服务效能高的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陕西该从哪里重点发力?1月29日下午,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四联组讨论中,省政协委员踊跃建言献策。
加强枢纽经济建设
陕西地处中国大陆的几何中心,与宁夏、甘肃、内蒙古、山西、四川、重庆、湖北、河南8省区市接壤,在航空、铁路、高速公路运输方面是重要的枢纽。
“如何发展好枢纽经济?若把西安打造成如香港般繁忙的国际航空枢纽城市,一定能拉动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省政协委员马福德在发言中建议,要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国际航班的开通。
近年来,国家出台《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提出打造开发开放战略新高地。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陕西省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迎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马福德以欧洲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法兰克福机场为例解释自己的观点,“人们选择法兰克福,不光是因为它点对点式直达100多个国际城市,还因为它满足了人们丰富的购物、饮食、景点等旅游需求。”他建议,陕西省应将航空枢纽建设与自贸区建设结合起来,在陕西打造出内陆城市交通最繁忙的城市,进一步激活陕西对外开放经济市场。
省政协委员万长青为此观点点赞。他接着说:“陕西的每一条高速公路都蕴含着全国意义。”
据了解,京昆线、包茂线、十天线、沪陕线等国家高速公路大动脉都在陕西交会。
万长青建议,陕西省在全力打造国际运输走廊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同时,也应重视高速公路重要枢纽建设,将陕西打造成重要的全国高速心脏地区。
营商环境再优化
“商业的战场上有秘密也没有秘密。试想台资企业带着对陕西的热情来投资,如果营商环境不给力,周边省市就会抢走它们。”省政协委员杨远在发言时说,目前陕西省执行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与东南沿海省份等还有一定差距,这些会对在陕投资创业者造成某种程度上的影响。
“市场在哪里,我们营商政策的触角就应伸向哪里;商机在哪里,我们落地措施的着力点就放在哪里。”杨远建议,陕西省应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优势,加大陕西与世界各地青年学生交流力度,为青年创造各种教育、实习、就业机会;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企业资源密集的优势,建立支持和扶持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在创业基地建设、辅导服务、创业项目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
杨远话音刚落,省政协委员姜波激动地站了起来,“我也有话说!”
姜波说,民营企业是经济活力的基础,在拉动就业方面功不可没,民营企业发展需要享受与国企同样的优惠政策。
他建议,加大力度吸引创客青年来陕创业,给陕西注入更多市场活力。“政府部门要想方设法打造营商环境政策高地,拿出全国最吸引创客的相关政策,让他们在陕西落地生根。”
让历史文化说“陕西话”
“原来台湾还有一个‘陕西村’,每次与委员们交流,总能学到新知识。”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牛一兵在讨论会现场表示。看见委员们频频举手争相发言,他也打开了话匣子。
牛一兵说:“过去的一年,陕西大的难事多,难的大事多。”在他看来,许多政协委员的真知灼见,已经成为宣传文化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
针对如何进一步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牛一兵认为,宣传工作必不可少。他说:“作为宣传战线的一员,在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方面,我们要加强与世界开展文化、人文交流,让历史文化说‘陕西话’、说‘世界话’。”
牛一兵的发言,引发现场委员共鸣。省政协委员王俊平有感而发,即兴作诗一首,引得大家鼓掌喝彩。
王俊平朗诵道:“全民小康推奋进,深化改革增干劲;扩大开放夙夜勤,加快发展木成林;建设内陆新高地,改弦更张阅古今;革故鼎新谋发展,开拓拼搏众口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宁实习生赵佳笛)春节临近,又到上市公司密集发布上年度业绩预告、快报时段。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已有15家陕西...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