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争耀)3月22日,记者从全省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全省共破获文物犯罪案件333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468人,追缴涉案文物2643件,其中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19件,三级文物179件。有力打击和遏制了文物犯罪高发势头,有效保护了文物安全。会议决定,从即日起至12月31日,陕西省文物局和陕西省公安厅在全省联合开展打击文物犯罪的“战鹰”专项行动,出重拳、下重手破获一批文物案件,抓获一批犯罪分子,追缴回一批文物。
“全省共有文物点49058处,其中2万余处文物点地处荒郊野外,存在点多面广线长,看护困难,容易遭到盗掘的风险。虽然我们联合公安部门连续七年开展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有力震慑了犯罪分子,文物犯罪的势头有所缓解和控制,但形势依然严峻。”据陕西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利介绍,2018年以来,文物犯罪活动仍然时有发生,而且出现从过去在文物保护区以外作案,向保护区内延伸的趋势,使田野文物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安全压力。当前对文物的破坏,既有猖狂的文物盗掘倒卖等犯罪行为,又有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破坏遗址及其环境风貌的行政违法行为,也有在城市建设中不履行文物保护审批程序,致使地下文物遭到破坏流失的恶劣现象,还有的文物古建筑单位违规燃香、电器线路老化等潜在的火灾风险,也对文物安全构成了威胁。
“打击文物犯罪活动涉及面广,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协作,最核心的是文物和公安的协作。”罗文利要求全省各级文物部门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不断加大打击文物犯罪工作力度,开展好“战鹰”专项行动,通过侦破文物案件,全力营造氛围,震慑犯罪,坚决刹住盗掘古遗址、古墓葬等文物犯罪势头。此外,日益活跃的古玩交易市场也是刺激文物犯罪的因素之一,也需要文物、公安、工商等部门的积极配合,保持对文物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确保文物尤其是田野文物安全。
在此次全省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工作会议上,陕西省文物局和陕西省公安厅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决定从即日起至12月31日,在全省联合开展打击文物犯罪“战鹰”专项行动。陕西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战鹰”专项行动小组组长张安新部署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通力协作,出重拳、下重手破获一批文物案件,抓获一批犯罪分子,追缴回一批文物。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出击,对文物犯罪实施全链条打击,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合成作战手段,大力发挥全国文物犯罪信息中心支撑作用,实施精确打击,提升打击效能。
新闻推荐
神木石峁遗址从正式发掘至今,已经有9个年头了。400万平方米的面积、4300年的历史让石峁遗址从一开始就被称为“石破天惊”...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