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杨
201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同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历史与文化遗产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开始对该国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开展联合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目前双方联合考古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位于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坎特镇科拉斯纳亚·瑞希卡村附近,西距比什凯克市约30公里,东距阿克·贝西姆遗址(碎叶城)20公里。它是吉尔吉斯斯坦楚河流域最大的古城遗址,其中心部分保存较好,被认为是中国历史文献上提到的中世纪城市——新城。该遗址的宗教和民间建筑融合了多元文化特色,是见证“丝绸之路”发展轨迹的重要遗存。其年代为8-12世纪,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自2011年以来,在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文物局支持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先后组织专家团队赴中亚国家进行古代遗址考察,了解其文物遗迹、遗址特征和保护现状,与中亚的考古研究机构和相关专家学者建立了联系。
2019年5月24日,中吉联合考古队对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的第二年度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发掘过程中,充分利用国内开展大遗址考古的经验,运用考古勘探、RTK测绘、无人机航拍、三维扫描等技术,对整个遗址和重点发掘区进行全面详细地记录,截至目前发掘工作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为了解古城西侧佛寺遗址的结构布局,还将中国考古学中常用的勘探技术首次运用到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中。
目前勘探出的围墙遗迹主要分布于寺院的南、西、北三面,其中南墙长约39米、西墙长约94米、北墙长约76米,由于晚期水渠的破坏暂未发现东面的围墙遗迹。两次发掘共布设边长为10米的探方6个,长15、宽2米的探沟1条,发掘清理出房屋建筑基址、围墙和倒塌的土坯砖等遗迹,出土大量的陶片、砖块和少量钱币、铜耳环、铜片等遗物,初步推断这些遗物的年代为10-12世纪,属于喀喇汗时期。
考古队在进行发掘工作的同时还对楚河流域近10座城址进行初步调查,对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玛纳斯大学历史系博物馆、伊塞克历史博物馆等进行考察,收集到一批有关吉尔吉斯斯坦楚河流域古代城址、墓葬、石刻、岩画研究等方面的文物考古资料。
新闻推荐
陕西省今年建40家母婴关爱室 最大限度实现职工“上班带娃两不误”
本报讯(首席记者石喻涵)即将到来的暑假,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快乐的时光,而对不少双职工家长而言,却是最犯难的季节。今后,有了母婴...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