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9月24日,关于陕西省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助力脱贫攻坚情况的报告提交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记者获悉,陕西省近年不断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为困难群众筑起了一张坚实的兜底保障网,切实将脱贫希望和党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中间。
2016年以来,全省累计实施医疗救助466.57万人次,支出资金43.06亿元;2017年以来,累计转移就业在岗贫困劳动力75.89万人,免费技能培训32.23万人。西安市建立完善“1+N”社会救助体系的做法,被2018年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作为典型经验通报表扬。截至今年6月,全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46.65万户107.77万人;2016年以来全省累计支出城乡低保资金171.6亿元。
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全省建成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454所,集中供养城乡特困人员3.3万人;截止到今年6月,全省共保障城乡特困人员12.7万人,其中城市0.5万人,农村12.2万人。临时救助方面,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全部建立起临时救助储备金制度,2016年以来全省累计实施临时救助212.2万人次,支出资金25.8亿元。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2016年以来,全省累计资助学前至大学研究生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23.2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98.15亿元;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27.67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22.47亿元。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陈思存)华商报记者9月24日从省住建厅获悉,省住建厅、省网信办、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文件,即日...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