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彩虹 通讯员 刘红霞
2月7日23时,东港区石臼街道津海社区负责人杨淑一接到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电话:“有两人刚从陕西乘高铁到达日照,自称是你们社区盛祥佳苑小区的居民,请你们抓紧核实!”
打开网格台账—找到居住信息—打电话与房东核实—确认接收,整个过程不到3分钟。
从高铁站认领接回—通知居家留观14天—安排网格员带领网格内志愿者、楼长开展每日随访。整个过程有条不紊、高效快捷。
这是石臼街道疫情防控网格化的一个缩影。疫情发生以来,石臼街道针对辖区城市化进程早,老旧小区多、流动人口多、楼宇企业多的实际困难,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坚持人员沉到网格、责任压到网格,把各项防控工作做实在网格。
网格化管控 筑牢疫情“防护墙”
“网”得住、“格”得牢,非常时期必须行非常之策。
石臼街道将辖区分为13个大网格,按照居民小区、单位、街区划分二级网格,统筹街道、社区、市区包联单位等各方人员,全部“下沉”网格,把防控力量集中于最前线。
辖区178个居民小区落实封闭式管理。按照“五有”(有人员、有桌椅、有标识、有登记、有拦截杆)标准,在小区出入口设置检查岗,对进出人员实行“一测温、二消毒、三询问、四登记、五进入”检查登记,把疫情“拒之门外”。
攥指成拳,合力致远。1226名街道直管党员、58名入党积极分子、103名市直“双报到”党员、212名区直“双报到”党员参与执勤、宣传教育、防疫消杀……依托网格党支部的核心作用,网格内企事业单位联防联控责任不断夯实,“红色力量”澎湃在“疫”线。
网格化摸排 畅通防控的“末梢神经”
“底子清、情况明,是疫情防控的基础。我们要集中精力,克服一切困难,托清底子、销号清零!”石臼街道党工委书记郑丽丽要求。
动员令一发,街道各网格立即行动,坚持楼不漏户、户不漏人,广泛发动各社区网格员、楼长、志愿者、党员等力量,逐楼逐户逐人排查登记。
突出重点细排查。突出空置房、出租房、沿街房、职工宿舍,盯紧租房户、返工返岗返乡人员、流动人口、外省人员,详细排查健康状况、春节假期出行信息、湖北旅居史、密切接触史等信息。
创新办法快排查。创新微信扫码、人脸识别等信息手段,方便小区居民、企业员工自主登记。通过张贴告示、播放音频,督促重点人员主动申报登记。
信息比对准排查。将排查信息与物业水电交费记录、惠民口罩发放记录、居民健康档案、出入登记、社会治理平台信息等多方数据认真比对,筛选差异,逐户逐人核查。截至2月21日,已经完成住宅楼人员核查“清零”1708栋、109955人,摸排商户(企业)5908家。
网格化服务 “保驾”复工复产
借助网格化优势,石臼街道实行分格定责、分类定策,精准服务复工复产,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分格定责聚力服务。将辖区所有重点楼宇、项目、企业按地域划分到网格,每个网格由一名班子成员带队,聚合投资服务、市场监管、安监、网格员等各方人员,驻点蹲点、跟踪服务,协助解决用工、住宿、运输等困难,开展疫情防控指导,推动有序复产复工。
分类定策精准服务。在深入排查摸底的基础上,科学划分为已复工、待复工、存在开工困难等不同类型,实行差异化精准服务。对已经复工的61家“四上”企业以及黄海之眼、万丽海景等3个重点项目,协同有关部门加强督导检查,督促落实预防消杀、体温检测等防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对待复工项目,协调住建部门,加快审批验收,促进早日复工。对存在开工困难的项目,由包保班子成员带领专班人员,靠上帮助解决口罩缺乏、用工短缺等实际困难,加快复工进程。
层层布防、格格坚守。依托网格化管控体系,石臼街道累计开展人员摸排12万多人次、检查车辆3万多台次、社会随访1400多人次,铸造了一张立体化、全方位的“防护网”。
新闻推荐
目前,抗击新冠肺炎已到最为关键的阶段,中国电信陕西公司以科技手段全面保障实施疫情精准防控,同时推出各项举措助力企业复产...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