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吴建宏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城固县干部群众敢逆行、勇冲锋、聚合力,突防结合、各尽所能、高效配合、勠力同心,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城固力量。
勇敢逆行,是他们最美的身影
什么最美?他们逆行的身影最美!
“我是医生,抗击疫情我义不容辞!”
“只要需要,我时刻准备着!”……
抗疫集结号一吹响,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就收到了各式的请战书、军令状。县医院感染科全体医护人员立下“誓死捍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全力以赴守护一方百姓健康”的请战书。从大年三十开始,全县1463名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坚守岗位、奋勇抗战、争分夺秒与疫情较量。
医者仁心。一双双疲惫的眼睛、一声声干哑的声音、一个个忙碌的背影、一群群无畏的人,他们是冲锋的战士,是这个春节最美的身影。
韩露霞是第三批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疫情发生后,她随时准备着支援一线。在接到援鄂紧急通知后,她剪短头发、简单安抚家人,便匆忙赶往武汉。
奔赴一线的不仅有这些县镇医务工作者,还有全县536名村医。除了接诊病人,他们每天奔走在村组道路上主动当起了疫情防控宣传员、对居家留观人员上门监测体温、参与防控监测点值守,他们和镇村干部是防疫一线最强大的末梢单元。
奋勇冲锋,有你在我就放心了
什么是党员?党员就是冲锋的战士!
“我是党员,我不上谁上!”
“疫情不退,我不归家!”……
疫情发生以来,城固县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向全县党员干部发出《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倡议书,号召全县2.3万名党员主动参战。全体县级领导和1400余名党员干部返岗工作,选派725名政治素质过硬的机关党员干部下沉村社区防疫一线,655支党员突击队、巡逻队、300余个党员志愿者队伍、101个驻村工作队全部投身防疫一线,他们全力投入到医疗救治、人员摸排、防控宣传、监测点值守、督导督查等工作中。
韩纪明也是这次战疫中的一员,耄耋之年的他主动请缨披甲上阵,他每天坚持盘查车辆行人、监测体温、登记信息……大家担心他的身体,他毫不在意,被劝急了他说:“个人安危算什么,我身体还好,这个时候咱就应该冲在前面!”
勇于担当。胸前党徽闪耀,身旁党旗飘扬。“党和人民现在需要我,我不上谁上!”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冲锋在前、履职尽责,真正当起了疫情防控的“急先锋”、群众健康的“守护神”。
疲惫的他刚调解完一起小纠纷,带班值守盘查、张贴标语、上门监测留观村民体温,晚上回到办公室一起和同事们逐个核实返乡人员信息……忙完这些已经是深夜,这就是天明镇干部杨文文的一天。正月初一返岗的他和同事们每天如此。
在城固抗疫阻疫战场,到处闪耀着党徽的光芒,随处可见飘扬的党旗、红马甲志愿者、红袖标巡逻队……在危难关头一群群人们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凝聚成一支坚不可摧的力量。
点滴汇聚,我也想出一份力
什么最感人?朴实的行动最感人。
“虽然我不是党员,但我也想干点啥!”
“给大家拿点吃的,也算出份力!”……
抗疫战打响以来,城固县的党员干部、非公企业、社会组织、普通群众纷纷用自己的方式战斗。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88岁老党员刘志明,主动向县红十字会捐款500元。目前,城固县已累计收到社会捐赠款物220笔,总价值超过190万元。
“我不像大企业捐不了太多,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开了个小超市的付春家,将购买的价值2万余元的口罩、消毒药品、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无偿捐赠给镇政府用于防疫工作。
一笔笔捐款、一批批物资、一个个朴实的行动,构成了一帧帧城固战疫上最动人的画面,点滴汇聚着桔乡人必胜的信心和力量。
杨蕾是三合镇秦家坝村万丰合作社的负责人,他开上自家的果园喷药车义务给村道进行消杀,从开始的一个村慢慢延伸到周边几个村,果园存的消毒液已经用了100多公斤。他只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
“陕西好人”倪文英一直牵挂着村里头疫情监测点值守的志愿者们。她每天坚持起大早蒸面皮,再给他们一个一个送去。
众志成城战疫情,山花烂漫共赴春。目前,全县干部群众在持续抗击疫情的同时,开始了分类复工复产,万众一心,奋力前行。
新闻推荐
陕西省首批驰援武汉医疗队为患者准备抢救器械。(首席记者李明通讯员缑永强摄)本报讯(记者王燕)3月1日0:00-8:00,很多...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