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日前,有网友公布了一份《陕西省一线疫情防控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统计表》,其中,安康市中心医院补助明细显示,领导的补贴比部分支援湖北一线的医务人员还高,此事引发网友质疑。3月3日,该院回应称,存在对一线防控人员工作补助核定标准把握不准、审核不严等问题,错将拟上报审核一线疫情防控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名单公示为补助标准,相关补助将重新核定。
“搞错了”?这种解释实在难以服众。一份已经走到公示环节的统计表,到底要错得多么合乎常理,才能一路过关斩将被贴在墙上?
好在,最新消息说,目前当地卫健委、纪委监委已介入调查。
关爱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各地已经出台了不少政策,比如将在湖北一线医务人员的临时性工作补助标准提高一倍,薪酬待遇提高两倍;扩大卫生防疫津贴发放范围,确保覆盖到所有一线医务人员;有的地方还从工作考核、岗位晋升等方面,全方位倾斜和关爱一线抗疫人员。
相关举措一出台,叫好声一片,白衣战士值得被如此宠爱。而此次新闻中,一纸引爆舆论的统计表暴露出来的问题,给其他地方正在进行或将要进行的补贴发放、表彰授予等事宜敲响了警钟。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日渐好转,一线抗疫的医务人员,包括支援湖北的医疗队等,接下来可能会轮休、撤回,相应的表彰、补贴、荣誉评定也随之而来。相关部门一定要有所作为,才能让好的政策真正落实到那些冲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身上。
首先要杜绝的是“摘桃”行为。干活不积极,邀功特来劲,这样的现象不仅发生在医卫战线,也可能发生在此次疫情防控的其他战线和领域。当一线人员还在想着如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时,另一些人可能已经在琢磨着怎样给自己的功劳簿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地方和单位长期存在“领导优先”的潜规则。无论在抗击疫情的哪一条战线上,承担整体布置、指挥工作的领导都不会轻松,但如果仅仅因此,就默认应该把奖励、荣誉优先算在他们头上,怎么也说不过去。就像许多奔赴前线的医务人员说“我是医生,我必须上”一样,领导干部也有自己的职责所在、担当所在。
正所谓“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或许有些人已经忘了,“领导”是“责任”的象征,绝不是“优先”的象征。
还有一种藏得更深的不公,叫“你有我有大家有”。如果在后期的奖励与表彰中,在一线冲锋陷阵的人与在后方动嘴皮子的人排排坐分果果,看似皆大欢喜,实则不仅让“搭便车”的人从中获利,更会挫伤一线工作者的积极性,甚至出现“逆淘汰”现象。最终导致实际效果与相关政策的设计初衷相违背。
有人或许觉得,抗击疫情是一场整体战,很难分清每个人的贡献。在我看来,不是难分清,而是懒得或故意不去分清。只要有心,排了多少班、经手多少事、工作了多少小时都能查清楚。剔除领导干部和普通员工的身份差别,公布事实、数据,谁都能掂量得出每个名字后面的补贴与奖励是轻是重。
好政策向一线人员倾斜,需要各地纪委监委和相关主管部门主动作为,对制定出的方案进行审核和监管,避免出现少数人既是规则起草者又是受益者,同时还是拥有拍板权的决定者的现象。相关部门还应通过走访、征求民意等方式,找出那些吃苦不诉苦,干事冲在最前面、总结坐在最后面,甚至看到荣誉就“往后躲”的老实人,只有他们被认可,被给予优于其他人的“好处”,一线工作者才会真正感到被爱护、被尊重,感到付出是值得的。
希望那些冲锋陷阵的勇士,能完完整整地获得一份本就是为他们准备的“独家宠爱”。
新闻推荐
近日,记者从省药品监管局获悉:日前,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防护用品环氧乙烷残留量...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