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感:最致命的瘟疫史诗》《血疫——埃博拉的故事》等图书揭示了人类与病毒斗争的历史。
新型冠状病毒究竟是什么?可能的发病原因是什么?感染后有什么症状?有哪些权威发布的、有效的自我防护办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类出版机构通过纸质书籍、电子书籍、科普折页、绘本、挂图等形式,向读者讲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病理科普、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内容。
关心读者身心健康
随着疫情严峻、战“疫”打响,一批相关图书在短时间内面世。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指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从普及新型冠状病毒的理化特性、传播途径出发,聚焦公众关心的感染症状、防护手段、个人与家庭防护方法、出入公共场合注意事项,指导引导公众正确认识与理性应对疫情。此外,上海、江苏、浙江、陕西、辽宁、四川、吉林等地的出版社,先后组织一批经验丰富的传染病防治专家、病原生物与免疫专业研究学者等,出版了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图书。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写给孩子的病毒简史》、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绘本》等读物,帮助儿童了解病毒、理性对待病毒,用科学武器战胜随之而来的疾病和恐慌。
鉴于大众对疫情的恐慌心理,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心理自助与疏导指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指导,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专家编写,针对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密切接触者、不愿公开就医者、普通大众等不同人群,提出其心理自助与疏导、心理或精神问题的解决之道。此外,《新型冠状病毒大众心理防护手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导手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防护指导手册》都有助于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防疫图书受国外关注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的防护经验开始受到海外关注。中国外文局及时调整,将《2020:中国战“疫”日志》《武汉封城——坚守与逆行》《站在你身后!——从特拉维夫到黄冈的384小时》《和你在一起!——25国外籍专家战“疫”实录》《直面“黑天鹅”,危机时刻的青少年心理疏导》《戴口罩的老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宣传图》等近期出版的10部中英文抗击疫情主题图书,以“云首发”的方式推荐给全世界的读者。这些抗击疫情主题图书从政府举措、防控方法、心理疏导、国际支援等多方面分享了中国经验和抗疫故事,表达出版人对奋战在抗疫一线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全体工作人员的敬意,表达对世界各国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支持。包括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知名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在内的众多出版界、学术界知名人士通过视频助阵“云首发”,马丁·阿尔布劳在视频中表示,“中国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决心令世界惊叹。”
据悉,目前已有来自波兰、斯里兰卡、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韩国、伊朗、意大利、黎巴嫩、印度、巴基斯坦、阿联酋、埃及等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出版商表达了对中国外文局抗疫主题图书的需求和欢迎。
回顾人类抗“疫”历史
疫情期间,《大流感:最致命的瘟疫史诗》《血疫——埃博拉的故事》《黑死病:大灾难、大死亡与大萧条(1348—1349)》等讲述人类与瘟疫长期斗争的图书也受到人们关注。
著名微生物研究专家汉斯·辛瑟尔在《老鼠、虱子和历史》一书中讲述了人类的主要大敌“传染病”从古代到20世纪的变迁史。他从病毒与人的寄生进化入手,科学阐述了传染病的发生机制、传播途径和流变历史,演绎了病毒从昆虫传到动物,最后传到人类身上的曲折过程。辛瑟尔在书中指出,尽管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卫生条件的改善,过去几千年肆虐人类的大多数传染病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新的传染病仍然会产生。
《大流感:最致命的瘟疫史诗》依据大量史料和数据,再现了1918年大流感发生、发展至肆虐全球的过程。面对如此困境,作者还提出了人类理应关切的医学问题,以及科学公共卫生建设和政府如何做好下一次应对的准备。在后记中,作者尤其关注的是,如果有新一轮流感疫情必不可免,我们该做怎样的准备,又是否做好了准备?
新闻推荐
本报讯(陈旭)近日,李宏森的纪实作品集《踪迹》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该书约15万字,共收入作者采写的四十多篇纪实作品,分为桃李芬...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