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陕西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今日陕西 > 正文

最高礼仪 给英雄接风洗尘

来源:华商报 2020-03-19 01:55   https://www.yybnet.net/

3月18日,陕西省第三批医疗队、陕西省中医医疗队170名医护人员乘包机抵达西安,机场为他们举行了民航界最高的迎接礼仪“过水门”华商报记者 强军 摄

陕西省第三批医疗队 陕西省中医医疗队

170名援鄂医护人员完成使命无恙归来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他们举行“过水门”仪式

若有战、召必去、战必胜!三月春光里,你的微笑是人间最美的模样。

3月18日,陕西省第三批医疗队、陕西省中医医疗队共170名医护人员圆满完成支援武汉救援任务,搭乘包机抵达西安机场。这些逆向而行的白衣战士终于平安回家了。

3月18日10:49和11:00,东航西北分公司两架A325执飞MU7872和MU7874航班从武汉接陕西省援鄂医疗队回家。机组人员准备了“纪念登机牌”,上面写着:从“英雄的城市”起飞,如约幸福回“家”,向他们的仁心厚德表示感谢。12时06分,两架飞机先后抵达西安机场。为向英雄们表示敬意和感谢,西安机场举行“过水门”仪式,为最美逆行者“接风洗尘”,用民航界最高礼仪欢迎英雄们回家。西安机场还为白衣战士们准备了肉夹馍、凉皮,用家乡的味道迎接归乡的英雄。

医疗队临别前发长信

感谢武汉和武汉人民

陕西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昨日回到西安。临别前,医疗队发长信告白湖北省政府、武汉市政府及武汉市民——

我们是陕西省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我们医疗队103名队员怀着同一个目标,驰援武汉,在武汉光谷方舱医院的19天里,我们克服一切困难,把救治工作放在第一位,每一位患者的身心健康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不负使命,顺利完成了这次任务,现在我们在短暂的休整后准备返回陕西了,我们陕西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在武汉的32天,在这短短的日子里,队员们便感受到了武汉人民的真善美,致敬,每一位武汉人!在临别之际,我们要向这座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民表示真诚的感谢。

感谢你,每一位武汉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句句诚挚的话语、一幕幕暖心的场面时刻荡涤在全体队员的灵魂最深处。其实,你们给予医疗队的帮助远远不止这些,以上只是千千万万武汉人的缩影。在灾难面前,所有的武汉人正用平凡、奉献、努力,坚守着这座英雄的城市。(告白信节选)

中医疗法治愈64人

“零转重”“零死亡”“零感染”

据了解,昨日归来的两支医疗队在武汉期间都负责方舱医院轻症患者的救治,他们发挥所长,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国家援鄂抗疫中医医疗队陕西队队长雷根平介绍,他们队伍67人,负责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患者的救治工作,2月14日进驻至3月10日关舱,26天的时间里,医疗队一共收治94例患者,非重症转出30例,治愈64例。实现了“零转重”、“零死亡”、“零感染”。雷根平说,由于效果明显,他们的中医治疗方案有5个省的医疗队都在使用。“患者刚开始可能还不太敢相信,但是后来看到其他患者发生的变化,他们也就慢慢接受了。”

医疗队成员、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附院呼吸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天浩说,他们采用的中医治疗方案是有很多基础方的,只是针对一些特殊的病情需要作适当的调整。

90多封感谢信表达谢意

“护士像天使一样关爱病人”

49家医疗单位、103名医护人员,陕西第三批医疗队从2月17日至3月4日,用17天时间治愈病人239人,收到了患者90多封感谢信。

“我来方舱比较晚,刚来的时候分不清东南西北,周围的舱友就和我说找护士;一会儿我的口罩没有了,他们又说找护士;中药我没有,他们也说找护士;后来我说啥时候做检查,他们还是说找护士。在这个巨大的方舱里,护士的人数是除了病人以外最多的。护士就像天使一样关爱着每位病人,又像蜜蜂一样忙忙碌碌,你们承担了太多不需你们亲力亲为的事情。在这里,请让我送上最诚挚的谢意,希望下次来武汉能给我一次机会,做一次真正的东道主,带你们好好领略武汉风味。”

“感谢陕西医疗队全体工作人员,感谢你们给予我们方舱医院的病友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你们支援武汉,因为有你们的无私奉献、倾心相助和精心呵护,我有信心和决心,很快就会恢复身体健康,是你们给予了我们第二次生病,再次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这些只是部分患者写的感谢信,但足以看出他们对医务人员的感激之情。

医疗队队员刘文娟的感谢:

“每个武汉人背后都有故事,有些让人泪流满面”

昨日,陕西第三批医疗队的队员们说起这90多封感谢信,说的最多的却是“感谢武汉人民!”

医疗队队员杨庆说,这是他第一次出任务,虽然身处危险,但他觉得“更多的是一种荣幸”,而且要感谢武汉人民,因为他们的自我隔离才造成了我们今天的大好局面。杨庆直言,除了为患者治病,更重要的是心理辅导,“疾病有很多方法可以战胜,但是心理要靠大家彼此抱团取暖。”医患之间互相鼓励,才能共同战胜疫情。

医疗队队员、西安国际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护士长刘文娟就是帮助缓解病人心理压力的医护人员之一。

2月15日武汉下雪了,2月17日晚上,是方舱医院开舱的第一个夜班,舱里比较冷,很多病人除了盖被子以外还盖了军大衣、棉衣等。凌晨4点,刘文娟巡舱时发现,很多人的军大衣和棉服都掉了,她挨个捡起来给病人盖上。这温馨的一幕被同事拍了抖音发到网上,大家都知道了这位“盖被子的小姐姐”。关舱那天的夜班也是刘文娟在值班,舱内只剩两位病人,他们的情绪不是很好,刘文娟想着怎么逗他们笑笑。她提出给患者跳个舞,一支“最靓的仔”,穿着防护服的刘文娟跳起来像一只摇摇摆摆的企鹅,病人们被逗乐了,情绪也得到一定的调节。这条视频发到抖音上后,网友评论“你们不止是这条街最靓的仔,你们是中华大地最靓的人,最可爱的英雄。”

“武汉人民真的很不容易,他们在这次疫情中表现得非常坚强。”刘文娟说,每个武汉人背后都有故事,有一些故事让人听了泪流满面。他们承受了太多,也牺牲了太多,她听说有的武汉人连续隔离了59天,想想就觉得太不容易。对于收到感谢信一事,刘文娟表示很开心,但总是觉得武汉人民不容易,包括志愿者和外围工作人员,在武汉,他们听到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感谢”。这次支援武汉,刘文娟感受最深的就是祖国的强大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精神。

医疗队队员李飞艳的喜悦:

“想跟我男朋友说,我们结婚吧!”

虽然已经抵达三秦大地,但是队员们还要进行两周的隔离。陕西中医医疗队队员李飞艳在机场录制视频向家人报平安:“爸爸妈妈,我平安回来了。想跟我男朋友说,我们结婚吧!”

据了解,李飞艳的爱人陈仲元是西部机场集团西安机场场区出租车服务管理科出租车维序员,两人已于1月1日领了结婚证,也拍了婚纱照,原计划3月9日举办婚礼,疫情发生后两人都回到工作岗位上坚守至今。

李飞艳主动请战前往武汉支援的事并未提前告知父母,去了一周才告诉家人,父母叮嘱她:“已经去了就要保护好自己。”

爱人陈仲元牵挂她,还特意录了视频发给她,视频中,陈仲元对李飞艳说:“媳妇,我想你了,你怕冷,天气变化的时候记得多穿点,吃饭别太挑嘴了,无论合不合胃口都要多吃点,有时间记得抓紧多休息,只有保证充沛的体力和细致的防护,才能更好地去帮助和救治更多的人。爸妈这边你放心,有我呢。你是白衣天使,也是我的女神,再过几天就是三八女神节了,祝你节日快乐。你是我的骄傲,加油媳妇,我在家等你平安凯旋。”

“他平时都没对我说过这种话,很少直接表达爱意,很感动。”李飞艳说,爱人的关心和鼓励让她很温暖。这次支援武汉,她也收获了很多武汉人民带给她的感动。

“武汉人民对我们特别好,一些男患者看我们女医护人员瘦弱,又穿着防护服,主动帮我们把饭菜提上楼。”李飞艳说,其实他们才是最需要关怀的人,但他们却处处感恩,无论医生护士为他们做什么都会说“谢谢”。让她感到欣慰和骄傲的是,这次他们中医医疗队用纯中医疗法治愈了很多患者,“中医真的很神奇!”

空乘人员的荣幸:

“能把英雄们顺利接回家,感到特别自豪和骄傲”

昨日,西安机场特意为每位医务人员他们准备了一束鲜花和一份“三秦套餐”(凉皮肉夹馍),摆放在迎接他们的大巴车上,套餐包装盒上写着:“快尝尝,这是你最惦记的那个家的味道。”

现场欢迎仪式结束后,医务人员登车准备前往隔离点。就在车队准备出发的时候,突然一位医务人员跑下车,一手拿着吃了一半的肉夹馍、一手捧着鲜花送给了东航的空乘人员。

“他们在疫情期间也很辛苦,能来接我们特别感谢!”送花的是陕西中医医疗队的护士罗一曼,今年25岁,她说,虽然去的时候有点害怕,但能帮到武汉人民就觉得很值得,也很感动一路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关心。

“能为你们服务是我们的荣幸。”接过鲜花,空乘人员们难掩内心的激动,她们说,能把英雄们顺利接回家,感到特别自豪和骄傲。他们是最伟大的人,没想到会收到鲜花,很幸福但又觉得和他们比起来,自己做得微不足道。“他们中最小的有00后,作为90后的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空乘人员说,让他们感动的是,医务人员上了飞机一直对他们说“辛苦了”,其实他们才是最辛苦的人。

77岁老人陈录祥的感动:

“看到他们回来,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下午2时许,两支回陕医疗队抵达西安市临潼区,他们将在这里进行两周的隔离疗养。临潼群众拉起横幅夹道欢迎,横幅上写着”火晶柿子临潼石榴,管饱管够”、“铁炉油馍,斜口饸络,管饱管够”、“有你们的付出,才有我们的安全”。

拉横幅的是临潼青年志愿者,队员赵晋是临潼区铁炉初级中学的一名教师,他说:“这些是临潼特产,希望以此表达对英雄的感谢和敬意。”

在疗养院门口,群众锣鼓队还现场敲锣打鼓表达对医疗队的欢迎,锣鼓队77岁的陈录祥老人说:“看到他们回来,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确实不容易,连春节都过不了,谁都害怕这个疫情,他们难道就不怕吗?”

据了解,得知英雄们归来,锣鼓队25人集体前来欢迎,他们大都是头发花白的老人,年纪最大的77岁,最小的40多岁。华商报记者 赵瑞利 李琳 摄影 强军

新闻推荐

多地“景点+酒店”开始回暖

近日,上海、陕西等多地发布通知,拟恢复旅游企业部分经营活动。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的首批产品陆续上线接受预订,线下旅行社...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线上”升旗仪式2020-03-18 21:22
猜你喜欢:
评论:(最高礼仪 给英雄接风洗尘)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