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获悉,近年来,陕西跨境人民币业务稳健发展,截至2020年2月末,全省实现人民币跨境收付3044亿元,突破了3000亿元大关。人民币跨境收支占陕西跨境收支的比重由2011年的0.04%提升至2020年2月的20.99%,人民币稳居陕西对外经贸往来中第二大结算货币。为陕西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点燃了“金融引擎”。
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
有力促进陕西对外开放
陕西已与4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生人民币跨境收付累计达1096亿元,占全省跨境人民币收付36%,超全国平均30个百分点。以境外经贸园区为切入点,陕西法士特、中铁二十五局等在中白工业园投资、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3.2亿元,采用人民币“资本项下输出+经常项下回流”形成人民币跨境使用循环机制,推动人民币成为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计价结算、投融资使用的主要货币。
主动对接“放管服”改革
有力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牵头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文旅厅、西安海关、省税务局六部门联合发布《深化“放管服”落实“本币优先”促进陕西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实施意见》,有效提升了政策合力。开展“优质可信企业跨境人民币便利化”行动,丰富便利化业态,将便利化范围从货物贸易扩充至陕西特色的文化、旅游、国际物流等服务贸易;将便利化对象从进出口大户拓展至旅行社、文化团体、“长安号”和航空物流等企业,形成了具有陕西特色的跨境人民币便利化做法。
主动对接服务实体经济
有力促进金融服务提升
开展本币跨境结算,有效规避汇率风险,缩短资金到账1-2天,累计为全省企业节省财务费用9亿元;开展本币跨境融资,上百家企业跨境人民币融资258亿元,降低融资成本7亿元;开展本币资金运营,迈科集团、中软国际等9家跨国企业集团开办跨境人民币资金池,连通境内外金融市场,带来637亿元跨境周转额度。创新“委托代理”模式有效解决了县域缺乏国际结算银行难题,2019年新增“跨境人民币县域服务点”23个,实现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覆盖全省70个县,县域跨境人民币结算额10亿元,惠及46家县域企业,有效帮助小微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节省汇兑成本、降低脚底成本。
主动对接陕西自贸区建设
有力促进跨境金融创新
自陕西自贸区设立,截至2020年2月底,自贸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额253亿元,在全省占比达27%。首创“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平台,为小微企业和贫困农户将陕西特色产品推向全球市场,搭建一条便捷的“人民币网上丝绸之路”。入驻自贸区企业达165家,并将1200余种陕西特色产品在线展示;人民币结算超千万元,帮扶贫困户576户,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创新打造的“通丝路”平台被商务部评为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徐丹师立斌本报记者张翌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柴迎)记者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近日,生态环境部下发了《关于表扬2019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和...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