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秦腔现代戏《赵梦桃》演出现场。本报记者 马沅聪 摄(B)⑦
本报讯(记者 马沅聪)11月1日晚,在高昂的曲调,优美的旋律声中,大型秦腔现代戏《赵梦桃》在宝鸡市宝烟俱乐部精彩亮相,这部由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申报,咸阳市演艺有限公司创排,同时也是市文旅局倾力打造推荐参评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的重点剧目,角逐“文华奖”。当晚,整场演出掌声不断,现场观众不但过足了戏瘾,而且重温了“党的好女儿”赵梦桃,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最美奋斗者”的生命旅程。
“为英模写戏,宣传好梦桃精神,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编剧薛恩光说,赵梦桃是咸阳国棉一厂纺织工人,是我们身边的英雄和楷模。虽然赵梦桃离开我们已经57年了,但梦桃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和国的建设者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精益求精。梦桃精神是我国工人阶级拼搏奋进的不朽丰碑。作为新时期咸阳的文艺工作者,就是要用现代舞台文艺作品艺术地宣传好、弘扬好、践行好梦桃精神,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责无旁贷。
“排演《赵梦桃》这个戏,我团感到十分光荣。”咸阳市演艺有限公司人民剧团团长杨小军告诉记者,接到排演任务后,全团人员都很激动,立即投入到排演准备工作中。他们多次深入赵梦桃纪念馆学习英模事迹,四次与赵梦桃小组交流,虚心向纺织老工人请教,认真研读历史资料,仔细阅读剧本,反复揣摩人物角色。大家排戏热情高涨,克服一切困难,在短时间内排演成功,让赵梦桃的光辉形象艺术地再现舞台,让“梦桃精神”鲜活起来、走进人们心中,滋润人们的心灵,鼓舞人们团结和谐、互帮互助、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弘扬梦桃精神,就是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市演艺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光昆说,《赵梦桃》剧本历时两年创作,经历了六次修改,今年以来,百余名演职人员克服疫情影响,大干苦干了五个多月,终于排演成功,将《赵梦桃》剧目搬上了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的舞台。
当晚的演出非常成功,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久久不愿离去,大家纷纷表示,该剧艺术地阐释、高度地赞扬了赵梦桃对党无限忠诚的坚定信念,助人为乐的高贵美德,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虚心好学的优秀品质,生动、鲜活的再现了赵梦桃“二十八年写春秋、工人典范尘世留”的精神风貌和崇高品格。同时,该剧也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爱党信党跟党走,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做新时代的最美奋斗者,感谢咸阳演员们的精彩奉献。(B)⑦
新闻推荐
10月27日上午,农发行陕西省分行营业部、农发行渭南市分行与富阎产业合作园区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园区二楼会议室举...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