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还没供暖的寒冷初冬,要想和2020年所有的烦恼说再见,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鸳鸯锅解决不了,那就换成牛油九宫格和番茄锅,再来两盘鸭肠、两盘霸气肥牛……
有人将火锅形容为中国人的咖啡店,意在强调中国人的社交属性。一个人吃是很酷的个人享受,两个人吃是爱情的麻辣,多人吃是五味的满足。朋友聚餐,公司团建……在关于“吃什么好呢”的大型讨论上,投给任何一个菜系,都可能遭到围攻,但只要选择火锅,你绝对不会误伤,并且全票通过。
>>传统火锅
驶入新赛道
口味迅速发展创新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民俗研究学者,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朱立挺对火锅有浓厚的兴趣。据他介绍,我国火锅餐饮易于标准化,厨房占用面积小,厨师配置要求较低,因此单店盈利能力高且优于其他餐饮类别,是餐饮行业的优质赛道,“其实无论是哪种火锅,它们的产生都离不开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人们为了让生活更舒适,身体更健康,就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火锅、菜品,久而久之就成了饮食文化、美食哲学。”
近两年“火锅”已经从传统的麻辣、三鲜、鸳鸯等口味迅速发展创新。陈赫、叶一茜、朱桢三位“明星老板”的身份,带火了贤合庄卤味火锅,“火锅+卤味”的新意吃法迅速推广。同时,华商报记者走访发现,商家们为了吸引更多的回头客,打造独特的品牌,商家也开始在创新道路上“另辟蹊径”——“抹茶”火锅底料、“牛奶”火锅、“珍珠奶茶”火锅等各种奇葩火锅让消费者们大开眼界,火锅底料被做成了各式各样的造型,小熊、猫咪甚至是LV手包,而小龙坎打出跨界这张牌,与时尚潮牌联合出品联名T恤、与冷酸灵牙膏合作推出的火锅底料味牙膏等骚操作,让品牌搏了一波又一波眼球。
>>养生火锅
牛肉清汤
花胶鸡等成新宠
美团点评发布的《中国餐饮报告2020》显示,2019年火锅消费占全品类的20.3%,交易量排名第一。从交易额来看,火锅也拔得头筹。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除了经典麻辣火锅外,“养生锅”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边熬夜边吃燕窝补元气,大快朵颐后再服用酵素清肠,新生代的养生实践体现出鲜明的代际个性。根据CBNData《年轻人养生消费趋势报告》,九成以上的90后养生意识开始逐渐攀升。
目前市面上养生火锅的品类很多,花胶鸡、牛肉清汤锅等广式清淡口味的火锅最受欢迎。从事多年潮汕牛肉火锅制作的李师傅说,潮汕人精于追求食物的本真味道,为了传承“清而不淡、鲜而不腥”的特色,在熬制汤底时,以牛骨为主料,再加入些许白萝卜和玉米,能吸油解腻提鲜,增加涮肉中的清香之气。
>>外卖火锅
零售升温
点单量激增
除此之外,火锅零售也逐渐升温。近日,盒马发力自营火锅新零售,8成以上顾客选择火锅送到家,火锅已经从传统餐饮正式迈入新零售赛道。随着火锅产业链的发展,人们不仅对火锅“吃什么口味”提出要求,也对火锅“在哪吃”“什么时候吃”提出了新的想法——不想在火锅店吃,现在可以叫“外卖火锅”送到家里来;想吃就吃,不用等待,可以买“自热火锅”,实现“随食随地,想吃就吃”的便捷生活。
“就外卖火锅来说,我觉得小龙坎是让我念念不忘的。”火锅的忠实爱好者小王表示,“用锡纸包装得很严实,火锅送过来的时候还是热乎乎的,体验很好。配送快,价格合理性价比高。”随着外卖配送行业的发展,外卖火锅也成为了像小王这样经常加班的火锅爱好者的“心头好”。
现在几乎所有的火锅店都有外卖配送服务,火锅想要“脱颖而出”并保持自己在餐饮中的“王者地位”,还需要不断地创新发展。
“在家不开火也能煮火锅!”华商报记者近日在朋友圈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晒出“自热火锅”的照片,购买渠道大多为电商平台。在某电商平台上,记者看到一款售价为39.9元的海底捞自热火锅月销量超过12万笔,其余七八个排名靠前的品牌月销量也普遍在5万以上。为不想出门的“宅男宅女”和“熬夜党”解决了排不上队、是不是饭点的烦恼。
据了解,方便火锅兴起于2016年,主要契机在于迎合了新兴的懒人经济、一人食文化、方便产品升级换代等趋势,经测算目前市场规模约63亿,在乐观情况下未来方便火锅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元。
西安食评人协会秘书长田野说,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让更多的人在餐饮形式方面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多,尤其是食材多样,吃法灵活,价位适中的火锅,赢得了多数人的口感。他认为,火锅行业正在一片“火热”进行中,人们也不断对火锅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希望就餐环境不再“烟雾缭绕”、火锅口感要“独一无二”、吃出火锅的“情怀”等,这些要求都为火锅行业的发展指出了新方向。华商报记者 曲丽莉 实习生 张佳玉 冯欢
新闻推荐
●监控拍摄到的华北豹本报讯近日,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在国际动物学会期刊《整合动物学》正式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了陕西...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