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上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一方颜真卿书丹的墓志,这也是目前唯一经过科学考古发现的颜真卿书丹墓志。真迹高清大图一出,网友纷纷跟帖称,这字体羡慕了,完全就是千年前的“满分卷面”。作为书法界“大佬”,颜真卿对中国书法史影响是深远的。这次公布的真迹,是颜真卿38岁时的作品。
罗婉顺墓志,书者颜真卿
“本次考古发现的墓志,不仅是新见的唐代皇室成员文学作品,更是目前国内唯一经由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早年书迹真品,再次体现了考古工作对展示与构建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意义。”主持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说。
从2020年夏天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位于汉哀帝义陵以南约1.6公里、秦咸阳城遗址保护区以西约2.7公里处发掘出大量隋唐时期墓葬。其中包括唐代贵族元氏家族墓葬共三座,出土墓志共四方。通过墓志判断,墓主人属于唐代贵族元大谦、罗婉顺夫妇及其儿子元不器和侄子元自觉。
由于早期遭到盗扰,考古人员在墓葬内发现了少量的铜钱和陶俑,以及银带扣、葵口高足银杯等文物共计两百多件组。依据墓志记载内容,考古人员发现罗婉顺墓志的书写者竟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
墓志书写的年代是天宝五年,它是颜真卿38岁时的书写作品,这个时期还应该是他的书法风格没有成形的时候,对于研究他本人及我国中古时代书法艺术意义非凡,同时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一个经由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的书迹珍品。
窥探出一部分唐朝文化
据参与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杨力铮介绍,颜真卿那一年升任长安县尉,而撰文的李璡是让皇帝李宪的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侄子,被封为汝阳郡王,地位尊贵。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里写了八位饮酒大师,其中有一句“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写的就是汝阳王李琎。
这位汝阳王李璡是一位文青,爱喝酒,成天混文化圈子。当时颜真卿虽然官不大,但在文化圈却小有名气,同属一个“朋友圈”,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李琎写的撰文由颜真卿书写。
李璡所撰墓志不仅作为新见的唐代皇室成员文学作品,其内容也填补了他父亲唐朝让皇帝李宪妻族的相关情况,对唐代正史、文学史的研究可以说是非常重要了。
皇室撰文名家书写,从某一个方面来说,也能窥探出一部分唐朝文化。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说,从年龄上看,这对元氏是老夫少妻,从考古角度来说,“女性墓志由颜真卿所书,可见唐朝的女性地位。”
实际上,这次考古发现还补充了唐长安城周边贵族葬地分布的资料。墓志所载葬地对研究咸阳地区地名变迁提供了新材料,武安乡应与秦武安侯白起相关,为进一步寻找秦咸阳城西部的杜邮提供了线索。
网络上掀起了书法“回忆杀”
在网络上,#陕西考古发现颜真卿真迹#这个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并引起超3000万阅读。对于考古人员来说,“全国唯一”“首次”“早年珍品”这些关键词构成了此次发现颜真卿真迹的特殊之处。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其楷书作品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其作品《祭侄文稿》还被人评为天下第二行书。
唐代极其重视书法,选拔官员的标准“身言书判”中的“书”就指书法,在这种“全民练字”的情况下,颜真卿还能享有盛名,可见造诣之高。
颜真卿现存世书迹以传世碑刻为主,以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多宝塔碑》等为代表,共十余件,多以其风格成熟期作品为主,而本次发现为其早期书迹真品,尚带有模仿前朝书家的痕迹。
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陈根远表示,颜真卿一改王羲之以来书法追求精雅的方向,展现出士大夫的阳刚正大之气。甚至可以说从颜真卿开始,唐人开始逐渐确立属于自身的书法风格。新出土的罗婉顺墓志对探讨其本人及我国中古时代书法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从此墓志书看,相比颜真卿代表时期的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38岁时的颜真卿书风少了些雄浑,却多了些瘦硬秀逸。
当然,对于很多书法爱好者来说,撇开这次考古发现的重大意义不说,临摹颜真卿初唐作品的想法已经提上日程了,网络上也掀起了书法“回忆杀”,毕竟,谁小时候还没练过颜体呢?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晓巍)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升中小企业发展动能,省财政以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2020年安排2705万元,主...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