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奖”参评大戏精彩登台,“群星奖”惠民演出接连不断。刚刚过去的这一个月,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以“办好艺术节,讴歌新时代”为主题,通过戏剧、音乐、舞蹈、歌剧、舞剧、话剧等艺术形式,充分展示近三年来陕西省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和文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11月15日晚,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在宝鸡市圆满落幕。经评议,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关西夫子》等10部剧目获“文华优秀剧目奖”,《延安红》《梦回大唐》等20件群众文艺作品获“群星奖”,党小黄、杨君等17位文艺工作者获“文华优秀单项奖”,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获“优秀组织奖”。
陕西省艺术节是陕西省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也是推动文化发展、展示文艺新成就的重要平台。专业舞台艺术奖“文华奖”获奖剧目以创作为锹,深挖三秦沃土下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盛世长安,浪漫李白,在人们心目中一直就是中国民族历史的亮丽风景和文化符号。秦腔《李白长安行》是用秦腔表现大唐长安文化题材的一部好戏;秦腔《关西夫子》演绎了关西夫子——杨震50岁时临危受命,为国为民,不畏生死,力挽狂澜的故事。
一批剧目既体现陕西艺术特色又彰显时代价值。舞剧《青铜》用舞蹈艺术手段表现了古老周原大地所蕴藏的周朝历史文化;商洛花鼓《情怀》体现出陕南茶林重重,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地方特色;陕北民歌剧《岁月韶华》以戏剧的方式展现塬北公路建设史,将浓郁的陕北方言、高亢悠扬的陕北民歌融入时代变迁;秦腔《周原儿女》以当代周原农村为背景,引起人们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思考,是一部反映“三农”问题的好戏。
在红色题材方面,一批剧目以发生在三秦大地的史实为重,讲述了峥嵘岁月里曲折动人的革命故事。秦腔《张富清1948》成功塑造了张富清及他的战友们平凡而伟大的英雄群像,讴歌陕西这片神奇的土地,以及这块土地上质朴敦厚的人民;秦腔《陕北往事》以党在延安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开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时代背景及题材,同时把革命历史文化与陕北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开阔的视野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另一部分作品则描写着改革开放大潮带来的三秦大地上的社会现实巨变。话剧《长安第二碗》意在表达老秦人“刚巴硬正”活在人前的优秀家训的传承,一种守正的民族文化心理的重建;已经连续上演了300多场的话剧《平凡的世界》,其艺术与美学价值已经超越了对陕北这块苦难土地人文历史的执着注视,升华为对人类共同命运的追寻探索。
这些优秀剧目从各种题材证明着陕西省专业舞台文艺工作者们的提升与进步。他们闯高原、攀高峰,精益求精,最终开出芳香四溢的花。而陕西省群众艺术的新作品,也是花香隐隐,厚积薄发。融合声器乐《延安红》、群舞《源》、小品《书摊变奏曲》、陕北道情《一条棉被》等20件群众文艺作品荣获“群星奖”。这些作品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在展演过程中,声传千里,讲述陕西故事;香飘百丈,激荡三秦豪情。
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将于2023年在铜川市举办。期待三年之后,我们将看到更多更好地陕西故事。
本报记者夏明勤
新闻推荐
陕西省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1.96% 全省实有市场主体达到423.15万户
阳光讯(记者杜丽芳)11月1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系列发...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