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小伙每天喝3瓶可乐患上尿毒症”的新闻引起人们关注。据称,广东惠阳一个人称“可乐哥”的年轻包工头,平时喜欢把可乐当水喝,并且每天最少喝上两三瓶,到24岁时被查出是尿毒症晚期。对此,许多网友表示担忧,害怕因喝可乐而患上尿毒症。那么,喝可乐到底会不会被尿毒症找上门,尿毒症又究竟是一种什么病,该如何来预防呢?
长期大量喝可乐会导致肝功能和糖代谢出问题
“说喝可乐会导致患上尿毒症是危言耸听,但长期大量喝可乐肯定对健康不利,会造成慢性损伤。”陕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病院副主任兼二病区主任李小凤介绍,所谓尿毒症,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病,而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在慢性肾衰竭的终末阶段,随着肾脏三大功能丧失,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从而形成尿毒症。
而可乐的主要成分是糖,长期大量摄入必然会导致肥胖。而肥胖会引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等慢性疾病,这些都会损伤肾脏,长期则会造成糖尿病肾损伤、高血压肾损伤等一系列继发性肾损伤,这些慢性肾脏病长期发展下去,最终就会成为尿毒症。
李小凤指出,对身体健康的正常人来说,可乐中的成分都可以被身体正常代谢或排出。之所以有人会因此患上尿毒症,应是本身存在基础疾病,如慢性肾脏病、糖代谢障碍等,以至于长期饮用加重病情和肾脏负担,最终患上了尿毒症。此外,可乐中含有的磷酸和碳酸会影响钙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症和泌尿系结石。
陕西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王晓明则认为,广东小伙患上尿毒症的原因未必仅仅是喝可乐,可能也与其肾功能缺陷有关,在这种情况下,长期饮用高糖饮料就会很大概率导致肾损伤,“虽然不能武断地将喝可乐与患尿毒症联系在一起,但长期喝可乐会导致其脂肪、肝功能以及糖代谢等出现问题则是必然的。”
建立健康饮食习惯
预防“肾损伤”
尽管长期喝可乐并不能直接导致患上尿毒症,但过量摄入高糖饮料的生活习惯是极不科学的。有资料显示,一瓶500毫升经典瓶装可乐的含糖量大约为53克左右,而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人体每天摄入的游离糖(白砂糖等)建议是不超过50克。按此标准,只要每天喝上两三瓶,糖的摄入便已经超标了。而长期摄入过多的游离糖不仅会导致肥胖,也极易引发脂肪肝、高血压、痛风等一系列慢性病。此外,由于可乐含糖且有酸性的特点,也会对牙齿造成慢性的损伤。
王晓明表示,无论是尿毒症还是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目前都普遍呈现出年轻化的状态。一些年轻人由于有日常饮用高糖饮料的生活习惯,长此以往必然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加之年轻人熬夜比较常见,同时又缺乏运动,故很容易给肾脏带来损伤。
事实上,很多人往往是因身体不适才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肾脏已受到损伤。据国际权威杂志《柳叶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为10.8%,计算发病人数约为1.2亿,在这些人中,对肾病的知晓率仅有12.5%。对此,王晓明指出,在预防肾损伤上,除了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过量糖分的摄入,少熬夜,多运动,人们还应注意按时体检,通过查尿常规、肾功离子等,及早发现病情,及时治疗。华商报记者 吴洁 实习生 王艺霖
新闻推荐
11月13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考古人员日前在西咸新区发掘唐代元氏家族墓葬时,在一座夫妻合葬墓中发现一合由唐...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