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石喻涵实习生王超杰)12月5日上午,来自全省相关领域的专家齐聚西安工程大学,参加第二届黄河流域(陕西段)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创新区,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在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看来,建设黄河生态经济带,挖掘文化潜力,是树立、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抓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陕西省委党校教授胡卫华则从建立健全生态经济体系的角度,阐释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陕西省黄河流域区位优势明显、生态功能突出、资源禀赋优越,是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做好这一区域的生态保护治理对全省乃至全国都十分重要。西安理工大学教授李怀恩表示,黄河流域(陕西段)存在的水土流失、泥沙防洪等生态问题,是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因此要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陕西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黄河中下游河道淤积的粗泥沙有90%来自陕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在陕西,减少入黄泥沙的关键在陕西。因此,抓好陕西的水土保持工作,就抓住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会上,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院研究员王继军所作的《水土流失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极具参考价值。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冉淑青在报告中提出,抓住历史机遇、顺应时代要求,通过发挥地方政府间督导和协调作用,推进蒙晋陕豫合作,探索黄河中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措施意义重大。
截至2019年底,陕西在黄土高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5.5万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3.4万座,拦泥58亿吨,淤地86万亩,增产粮食4亿公斤。
新闻推荐
小小三轮车麻溜地穿行在曲里八拐的街巷,胡辣汤、锅盔、裤带面、腊牛肉夹馍“扑面袭来”。热腾腾的气息隔着屏幕传来,弹幕涌...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