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隐藏着历史的密码,每打开一个密码,都会跃出一段动人心魄的故事。
2020年,五粮液携手南方周末探访中国顶尖博物馆,从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敦煌研究院、辽宁省博物馆,到上海博物馆,一路探寻博物馆珍品的秘密及其背后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风靡全国的“鼓型瓶”五粮液,其设计源自宋代宫廷梅瓶瓷器;五粮液始于1368年明初古窖池群,“酿造”了明代时期的巴蜀风华;跨越千年的大国匠心,构筑了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
这是一次白酒品牌与文化IP联动,让“可品尝的文物”牵手“可参观的历史”,是五粮液公司创新品牌表达,向世界讲好五粮液故事的精彩一笔。
拥有悠久历史的五粮液,从博大的中华文化和千年的历史传承中汲取养分,从长江起点城市走向五湖四海,传承大国工匠精神,使“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更加充分地展示天地精华、民族精神、世界精彩。
复刻宋代宫廷梅瓶
开启五粮液“经典”形象
经典是经过时间打磨和风雨洗礼沉淀下来的完美作品,能跨越时空,散发永恒光芒。
在辽宁省博物馆,一件件书画器物,见证了宋代美学的繁荣和创新。
宋徽宗的传世书画《瑞鹤图》,是大宋古典美学的巅峰之作。钧窑天青釉梅瓶,有着《瑞鹤图》般的天青色,小口短颈,丰肩下收,瓶底圈足,器形端庄典雅,如少女一般亭亭玉立。
这款经典的梅瓶,也叫经瓶,在宋代,皇帝在每次特设讲论经史的御前讲席后,都要宴请群臣,美酒正是装在这样的梅瓶里。
经典在历史中传承,焕新重生。上世纪60-90年代,风靡全国的“鼓型瓶”五粮液,其设计便是源自宋代宫廷梅瓶瓷器,在低调、沉稳中完美承袭宋代的文艺优雅,因极高的辨识度给全国消费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成为那个年代对幸福生活美好向往的标志性物品。
今年,五粮液推出了“经典五粮液”,这款酒在瓶型设计上,延续了承载着历史记忆和独特情怀的梅瓶,整个瓶身晶莹剔透,线条流畅,风姿优美,一经推出,就以跨越时空的美感,给消费者带来美好体验。
始于1368年明初古窖
“活”文物讲述600年风华
故宫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集中华文化之大成,代表中国皇家宫殿最高成就。五粮液作为中国白酒典型代表,拥有“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始于1368年的明初古窖池群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中国酿酒大师、五粮液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赵东说,五粮液这两个引以为豪的国家级遗产,是五粮液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奠定了五粮液的地位和品质。
打开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我们看到,“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诗经》中已记录了先秦时期的酿酒工艺,彼时,酒便可以成礼、祭祀、宴请,以及带来欢愉或解忧。流淌至秦汉,米酒、桂酒、菊花酒、椒酒……酒类又渐渐增多;又至魏晋南北朝,不仅魏晋名士沉湎于酒,民间也盛行饮酒之风,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四十余种宫廷御酒;时至唐宋,历经千年酒业实践,酿造工艺提高,当时可饮名酒甚多,而且诗与酒一起荡漾,有李白“斗酒诗百篇”,宋也成编撰酒经最多的朝代……至于元朝,蒸馏白酒味凛冽,喝酒风气因此炽烈。
而到了明朝,彻底废除专卖,完全实行酒税,宽松的商业条件,让酿酒和卖酒行业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在酒都宜宾,650余年过去了,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古窖池群现在仍然在不间断地生产,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
五粮液至今使用明代的窖池,里面装着时间和历史。在国家博物馆里,收藏了五粮液明代古窖泥,这块生长着数以亿万计的有益微生物活体,是极其罕见的“活文物”。窖泥成为“国宝”,与价值连城的文物并列排放,是五粮液背后悠久历史的写照,见证了明清时期的风华。
时至今日,五粮液的酿酒工人守着数百年历史的“国宝”古窖池劳作,用传承了数代人的传统酿造技艺,酿出了世人喜爱的五粮液,把明清的“味道”带上人们的餐桌。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李明泉感叹:“五粮液是能够喝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还鲜活、真实、有滋有味,非常了不起。”
传承工匠精神
酿造至臻卓越的大国浓香
在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至今仍有492座洞窟留存壁画及彩塑,深藏着古代工匠千年的巧思与心血,堪称智慧与审美的艺术结晶。
在“古都明珠”陕西历史博物馆,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再现盛唐时期宫廷饮酒的历史盛况,酒香伴你梦回长安。
在上海博物馆,珍藏的《西园雅集图》《高逸图》,传承了中华文脉,让人一同品味文人画家的诗酒人生。
五大博物馆珍藏的每件文物背后,都蕴藏着能工巧匠精益求精、巧夺天工的工匠精神。在这种精神的一脉传承下,不论是皇家建筑、器物宝藏,还是食材酒酿、非遗技艺,都流淌着大国工匠的极致匠心。
酿酒,是一部中国匠人技艺与精神传承的历史,底蕴深厚。中国浓香型白酒典型代表五粮液,自盛唐“重碧酒”、宋代“姚子雪曲”、明初“杂粮酒”,到“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正式得名,终坚持匠心传承、初心不改。
千百年来,酿酒工匠们,从入窖、发酵到起糟、配料、蒸馏、摘酒、储存、勾调,坚守“用心不计代价,用工不计成本,用时不计岁月”的匠心,成就了今天的传奇佳酿五粮液。
浸润着酒香的诗见证了五粮液深厚的文化及历史。
唐朝诗圣杜甫品尝川南古戎州(今四川宜宾)当地酒坊的春酒后咏出“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宋代诗人黄庭坚在品尝宜宾姚氏酒坊用五种粮食酿造的酒后更是赞曰“姚子雪麴,杯色争玉”。
时光荏苒,千年已过。从博物馆里的中华瑰宝,我们能窥探昔时的盛世荣光;通过月光下的一杯五粮液美酒,我们仍可与诗圣杜甫展开一场跨越时空和历史的诗酒人生对话。
(杨波)
新闻推荐
12月7日,杨凌示范区围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无黑无恶创建活动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杨凌始终坚持从扫黑除恶专项...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