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笔会留念,左起王新民、庞进、孔明,背景为翠华山。
庞进
在陕西的出版社群体中,无论历史之长还是综合影响之大,陕西人民出版社都堪称“龙头老大”;人们在言谈中,多将其简称为“陕西人民社”或“人民社”。
我进入龙文化研究领域与陕西人民社有关,可以说,我这条“广龙”,就是从陕西人民社“起飞”的。那是1988年(农历戊辰龙年)年初,我接受了西北大学教授韩养民先生的约稿,为其主编的“中国风俗丛书”撰写《龙的习俗》。而这套丛书,就是由陕西人民社隆重推出的。后来,该丛书获得了国家级优秀图书奖。《龙的习俗》还被陕西人民社推荐给台湾文津出版社,使这本书有了一个繁体字版。《龙的习俗》是我的第一本“龙书”,我由此书,开始了“一句话、一本书、一辈子”的由作家而学者的历程。
我在《龙的习俗》中首提龙起源的“模糊集合说”,言“龙是古人对一些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以及某些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人们对龙的崇拜,是自然崇拜的升格——神物崇拜”:这样的观点,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依然站得住。
2000年是农历庚辰龙年,因处于世纪之交又被称为“世纪龙年”。这年,时任陕西人民社副总编辑的弓保安先生约我撰写了一本龙书———《中国的图章——说龙谈凤话麒麟》。这本书在《龙的习俗》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拓展:《龙的习俗》只谈龙,涉及到凤,这本书不光谈龙,凤也占了相当大的篇幅,还写到了麒麟。因是与陕西人民社的第二次合作,故我曾以《龙手再握》为题写这部书的出世经过。
2012年(农历壬辰年),是我从事龙文化研究的第三个龙年。这年,陕西人民出版社编审张孔明先生约我撰写,并于当年出版了《中国祥瑞》套书。关于此套书,《西安日报》《文化艺术报》等媒体的报道是这样的:“该套书一套四种,共七十万字,分别为:《中国祥瑞·龙》《中国祥瑞·凤凰》《中国祥瑞·麒麟》《中国祥瑞·貔貅》。其中,龙、凤凰二书,作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拓展;而麒麟、貔貅二书,作者投注了数年的精力,属于全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貔貅一书,有填补空白的意义,结束了该神物无书可读的历史。中国的祥瑞文化源远流长,龙、凤凰、麒麟、貔貅以其深厚丰赡的文化内涵和群体性、传承性、象征性、变异性、广渗性等特征,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其中龙、凤还被升华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和精神图腾。这套书即以龙、凤凰、麒麟、貔貅为个案,以权威的、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文化解读解开其神秘的面纱,使读者从中了解四大祥瑞神物的前世今生,感受其神奇、神妙、神魅恒久的文化底蕴,和积极向上、福生和美、吉祥如意的符号意义。该套书一面世就受到关注,据悉,其中的《中国祥瑞·龙》《中国祥瑞·凤凰》二书已入选陕西省2012年‘农家书屋’书目。”
对一个出版社的评价,和出版社打过交道的作家、学者们是有发言权的。而一个出版社的水平、格调、气度、风貌等等,往往体现在其编辑身上。陕西人民社的从业者我非全都熟悉,仅就认识的几位而言,每位都堪称出类拔萃的精英。比如弓保安,就是作家、专家兼于一身,著述多样,尤以中国古典词学的研究、译解名世。比如张孔明,不但具有识珠之慧目,是许多优秀作品的发现者、策划者、编审者、推介者,在陕西文学界、文化界有口皆碑;而且其人本身就是才华横溢的作家,其散文随笔集《说爱》《谈情》《红炉白雪》《当下最美》《我岭上》等,在省内外拥有大量的读者。几十年来,我与孔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知他生肖属龙,他称我“广龙先生”,我们心通神融。2018年,当我的学生少阳子(马克木)长篇小说《九龙传说》写成后寻求出版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孔明、就是陕西人民社。
我们中国人,历来有将杰出人物比龙称龙的习尚,而陕西人民社,就是人间杰龙聚集的单位,就是祥龙腾飞的地方!
(2020年11月14日写于加拿大枫华阁)
个人简介
庞进,著名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www.loongfeng.org)主编,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
197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已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创造论》《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龙情凤韵》等著作三十多种,获首届中国冰心散文奖、首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首席)”之誉。
新闻推荐
站在2020年的尾声回顾这一年,医疗行业画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医疗工作者救人民于危难,挽狂澜于既倒...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