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焱
12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装台》迎来了大结局。随着11月29日电视剧开始播出,让每晚两集电视剧抚慰一天疲累的身心,成为广大追剧者近一个月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观众热议的话题也弥补着众多的意犹未尽。12月18日,《装台》原著作者、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当代著名作家、剧作家陈彦老师走进诗经里,带来一场《一切从生活出发》的主题讲座。借此机会,我们也有幸走进陈彦老师的创作世界。
记者:小说《装台》描写了一群装台人的生活和命运,这个领域并不为大众所熟知,您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题材?
陈彦:选择这个题材还是来源于生活。我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时,经常见到装台人,每每劳累一晚,就在院中随处休憩。印象最深的是,冬天看到他们有人蜷缩在供热的井盖上,取暖休息。这些画面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这些人大都是从农村出来打工的农民工,他们为生计忙碌,不惜体力,不怕苦累,在遭受生活折磨时,依然不放弃生活。他们的这种精神引发了我的思考,我觉得作家的眼光、情感都应该聚集在他们身上。
记者:电视剧对小说有一些改动,尤其是对刁菊花的改动。刁菊花在原著中更遭人厌恨,而在电视剧中,最终被感化和转变。对此,您怎么看?
陈彦:电视剧和小说的呈现形式是不一样的。电视剧改编得很好,对编剧马晓勇先生我很尊重。小说中的刁菊花我写得非常狠,因为我发现,很多孩子在面对自己没有社会地位的父母时,面对父母不能为自己提供优质的物质条件时,就会“远离家庭”,此时尽管伦理的家庭还存在,但情感的家庭已经完全被撕裂和扭曲了。通过这个人物描写,我希望能唤醒一些良知,让孩子们回头关注我们那些平凡而伟大的普通父母、那些社会底层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让他们那颗早已被生活磨励得疼痛不已的心,稍感抚慰、浸泡温暖。
记者:路遥先生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时,就曾经说过,现实主义创作并未过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可以说都是现实主义创作的捍卫者。您的《主角》《装台》也都是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这是否也是对现实主义创作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陈彦:现实主义永远不会过时。只要人类存在,我想现实主义永远不不会成为过去时。作家艺术家肯定要关注现实,当然我们也要关注未来、回眸历史,回眸历史也是为了更好地关注现实和对未来有更多的远见卓识。在陕西,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非常深厚,你刚才提到的路遥、陈忠实、贾平凹还有很多作家都在坚守现实主义这方土地,我自己在这方面也是个坚守者。当然作家应该有更多的探索,创作本身应该非常包容,唯此也才可能有最好的现实主义。(B)(10)
新闻推荐
2020“陕西家居总评榜”吸引30万人次关注,有消费者表示: 有些企业服务贴心 有些企业产品质量堪忧
由华商报主办的“2020陕西家居总评榜”入围企业投票正在火热进行,截至昨日,累计网页访问超过30万人次,总投票累计超过5.1万...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