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上午,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省“十三五”口岸建设成果。“十三五”期间,陕西口岸通关时间持续压缩、成本明显下降、效率不断提高,口岸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十三五”期间,预计陕西航空口岸国际旅客吞吐量较“十二五”期间翻一番,国际货邮量增长2.5倍,国际通航点增至76个,国际航线增至91条,初步构建起陕西开放发展、融入世界的航空大通道。航空口岸新获批设立了进境食用水生动物、进境水果、进口肉类、进境植物种苗等指定口岸,开通了保税航油业务,获准运行了第五航权,过境免签政策由72小时扩大至144小时,口岸功能不断丰富完善。
“十三五”期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列数总量预计较“十二五”期间增长约52倍,运输货物总量增长约29倍。中欧班列(长安号)向西向北常态化开行了西安至亚洲欧洲的15条干线通道,向东拓展了与青岛、宁波、连云港等沿海港口的铁海联运,向南开通了西安-加德满都南亚班列,中欧班列国际铁路网络初步形成。陕西铁路口岸新获批建设了进境粮食、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和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其中整车口岸进出口规模位居全国内陆口岸前列。
在电子口岸建设中,2017年5月,陕西被列为国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首批5个试点省份之一,截至目前已推广应用了国家“单一窗口”标准版11大类、42项服务功能,主要业务覆盖率达到了100%。2020年,陕西推出了一批陕西“单一窗口”特色服务功能。
自2017年以来,陕西建立了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和动态公开公示制度,要求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必须在口岸现场、收费单位办公场所公示,在陕西电子口岸综合服务平台和陕西“单一窗口”网站动态更新,口岸营商环境不断优化。2020年,通过实施政府购买口岸公共服务政策,一次性投入6900万元财政资金,专项用于降低外贸企业口岸通关成本费用。
全省现有6个综合保税区,数量居全国第六,是综合保税区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其中西安市有5个,是全国综合保税区数量最多的省会城市。2020年1-11月,全省综合保税区共实现进出口2373.1亿元,占全省同期进出口总值的69.11%,综合保税区已成为陕西外贸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成为经济稳增长的新引擎。
“十四五”将是陕西口岸发展由以量的增长为主、转向质量增长并重的重要时期。将以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为目标,以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为突破口,聚焦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引领和带动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李婧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杨刚)日前,陕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应用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此举标志着工业互联网应用开始在陕西加速。对于普...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