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空气能见度损失的现象,一是雾气二是空气中颗粒物浓度超标
■天府早报记者张福超摄影李国东
近日蓉城的天空几乎被阴云覆盖,阳光成了稀客,大多时候进入进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不过,昨天终于盼到了阴雨过后阳光的回归,但是阳光并没有持续多久,下午便匆匆离开,云层依旧掌管着蓉城的天空。昨日也是秋日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意味着冬天已经离我们不远了。本周成都依旧是多云天气。
阴雨依旧是主角
先来看看今秋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霜降是秋向冬过渡的开始,秋将逝,冬将至,简单来说,天气将一天比一天冷起来,成都将正式迈入冬天,而迎接我们的下一个节气便是“立冬”。霜降后秋燥明显,宜平补,民间有谚语叫“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此外这个时节,要注意防寒、防燥、防郁。
天气方面,四川省本周大部分城市以阴雨天气为主,省气象台说,盆地各市今天以阴天间多云天气为主,绵阳、德阳、资阳、广元、遂宁、巴中、南充、达州、广安9市部分地方有小到中雨,其中达州和巴中局地有大雨;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多云。
成都市气象台说,接下来三天阳光都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今天白天阴天,夜间还会有小雨洒落,气温16~21℃,夜间雨水收敛,空气质量等级为优或良。25日夜间将再次来访,阴雨天气,提醒市民常备雨伞。
冬季空气质量会持续改善
天气变化不是很大的成都,除了昨天以外,空气质量表现难以让人满意。近段时间的成都好像套上了件灰色的纱衣。对此,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称,雾蒙蒙的天气是空气能见度损失的现象,呈现出雾和霾两种形式。
一方面由于这几天成都降水较多,使得空气中的湿度基本达到饱和状态,造成能见度下降,近地面形成持续不散的的雾气。另一方面,成都市早晚大气边界层较低的时候,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出现超标,呈现轻度污染状态,随午后边界层抬升空气质量逐渐好转到良。
成都市冬季的空气质量走向会是什么情况?成都市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谭钦文介绍,成都位于盆地中部,地形原因和气象条件使大气自净能力较差,一般来讲冬季是一年四季中污染最严重的季节。然而根据近三年观测研究显示,冬季重污染持续天数及主要污染物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污染防治行动持续深入,相信冬季空气质量会得到持续改善。
■提醒
成都市环保部门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判断雾和霾最便捷的方式是:关注成都市环保局、监测站官方空气质量发布平台及微信、微博、APP等,根据实时发布的数据信息和预警信息掌握空气质量动态,根据健康提示合理安排日常出行。
雾和霾的区别
存在形态
雾是悬浮于空气中的水滴小颗粒。霾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包括灰尘、硫酸、硝酸等各种化合物。
颜色不同
雾是由小水滴构成,由于其物理特性,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此雾呈乳白色,青白色。霾是由各种化合物构成,由于其物理特性,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呈黄色,橙灰色。
含水量
相对湿度(含水量)大于 90%的空气悬浮物。相 对 湿 度(含水量)小于80%的空气悬浮物。
能见度
由于雾越接近地面的地方密度越大,对光线的影响也越大,能见度很低,一般在1公里之内。霾在空气中均匀分布,颗粒较小,密度较低,对光线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没有雾大,能见度较低,一般在十公里之内。
持续时间
大气温度升高会使水滴蒸发,雾气只会越来越少,持续时间短。固体小颗粒一 般 不 分解,不沉降,消 解 速 度慢,持续时间长。
新闻推荐
一路风景一路歌,白鹭湾湿地马拉松完美闭幕昨日上午9点半,由华西传媒集群·天府早报社主办的白鹭湾公里湿地马拉松暨百企公益跑在风景宜人的白鹭湾湿地公园开跑。虽然一早气温较低,但丝毫不影响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