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作为全国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核心区,也是长江上游白酒产业带的中心区域。在目前白酒还处于调整期间,人才、科技、质量是白酒企业实现逆势突围的重要因素。宜宾不少白酒企业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产品提档升级等方面不断完善,确保白酒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人才是关键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在长宁某酒业负责人看来,企业要发展,酿酒技术人的创新尤为重要,优秀的酿酒人才可以对白酒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继而创造出适应消费、创造消费、引导消费的优质产品。
近几年来,该酒业重视科技创新,分别与四川省酒类科研所、四川大学、中国酒类检测中心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时,每年对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参加企业组织的生产技术总结培训会并提出相关建议,配合公司技术人员进行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等工作。
记者了解到,宜宾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中国白酒之都”宜宾及“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区位优势,与宜宾知名酒类企业为校企合作单位。培养具有专业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胜任白酒微生物菌种生产、酒曲制作、发酵生产、勾兑、检测、车间管理、白酒营销等技术性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科技作支撑
科技创新是企业适应市场、主导市场的制胜法宝。宜宾白酒在大力传承传统工艺和关键技术,保持多粮型浓香名优白酒风格和品质的同时,坚持与时俱进,自主创新,鼓励吸收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坚持两化融合,强化防伪技术、现代检测技术、信息技术等在白酒产业中的支撑作用。
据悉,目前宜宾已建成宜宾市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国家级出入境检验检疫重点检验室、国家酒类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宜宾学院酒类食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以及已经获得认定的白酒企业技术中心多家,为宜宾酒发展提供技术和科技支撑。
质量来保证
今年1-7月,全市64户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共完成产量38.33万千升,同比增长16.52%;主营业务收入533.10亿元,同比增长12.10%;利润总额66.78亿元,同比增长17.29%;呈现出“回稳向上”的态势。
“宜宾多粮浓香白酒酿酒工艺经千百年的摸索、分析、总结、完善和传承,无论在横向还是纵向方面都独步全国、领先世界,成为各地酿酒业争相借鉴、学习、宣传的模板。”宜宾某酒业负责人表示,要想生产高质量的多粮浓香型白酒,就得维护、培育和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酿造高质量美酒,该酒业本期技改投入1000多万元,专门用于酿酒废弃物综合治理和植物多元化种植,为生态酿酒营造出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同时,酒企将坚持传承生产过程中的传统工艺和关键技术。对原料选取、发酵、蒸馏、储存等生产环境的关键技术要传承,以保证宜宾白酒独特的风味、品质和质量。
白酒的品质不仅决定着企业的生存,还成为了企业能否发展和壮大的前提。在目前白酒行业处于调整期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开发独具宜宾特色的高品质、适应大众消费的白酒,势在必行。
晚报记者 叶昌荣
新闻推荐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龙朝阳文/图早上6点,家住内江市经开区的邓婆婆就一个人悄悄出了门,接近8点钟,邓婆婆提着一袋子鸡蛋回来了。许多人都以为,邓婆婆是刚刚买菜回家,只有邓婆婆的外孙女黄莹知道: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