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水稻长势良好。资料图片
扫码领技术手册。
请关注川农报官方微信。
开栏语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省委一号文件均提出,要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运用先进的农业科技,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农产品品质。为此,本报今年特地联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推出“绿色科技 致富新动力”策划,根据时令邀请专家介绍科技含量极高的当季优质品种、接地气的技术等,助推科技成果转化,拓展绿色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助农增收。
品种点击
旌优127,属于优质杂交籼稻。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旌香1A,与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恢复系成恢727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水稻品种。核心示范区产量达到650公斤/亩。适宜于四川省平坝、900米以下丘陵地区。
市场把脉
使用绿色种植模式,稻谷农残检测达到绿色标准,大米售价达到3元/斤,每亩增收700-900元。
专家档案
张涛,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副研究员,联系电话:
18090727339
□本报记者 蒋静
“2014年开始进行优质杂交籼稻‘旌优127’的绿色高效种植技术的试验示范,核心示范面积约1500亩,产量约650公斤/亩。辐射带动周边约30000亩以上,辐射区600公斤/亩,比普通种植增产10%-18%。去年我们在宜宾市翠屏区示范面积600亩,经省农业厅组织专家现场测产验收,按13.5%含水量折合亩产671.8公斤。收获的稻谷农残检测达到绿色标准,市价可售至每斤3元左右,比普通品种售价高出接近1倍,每亩增收700-900元。”日前,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专家张涛表示,在春耕时节,通过四川农村日报发布绿色高效种植全套技术,广大种植户可跟着“方子”来种植,实现增收。
一般要求早知道
张涛介绍,绿色高效种植的稻田土壤、大气和灌溉水,必须实现无公害化,其周边地区不能有污染源,肥料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有机肥或矿质肥料,同时肥料使用的安全排水期 (稻田施用肥料后不易排水的间隔天数)为7天;农药则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提倡使用生物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具有三致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
种植户要讲究施药时间和方法,最好在阴天或者晴天早上和傍晚施药,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在作物上的危害部位,把农药用在要害处,并轮换交替使用不同机制的药剂,以克服和推迟病虫害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施用农药后的安全排水期为5-7天,农药最多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严格按照药剂说明进行。”
在有害生物控制方面,张涛提醒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出发,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
栽培技术要点多
需要合理密植。直播杂交稻播种量为每亩2—2.5公斤,常规稻为3—4公斤。张涛建议采用生物种衣剂包衣的种子,以防地下害虫危害,同时注意播种质量,确保全苗。播种出苗后及时疏密补空;省内单季移栽稻,栽植密度一般为1.2—1.7万穴,杂交稻穴栽1—2本,常规稻穴栽3—4本,“宽行窄株或宽窄行栽植”。
平衡施肥。该技术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一般有机氮与无机氮的比例为1:1为宜,氮∶磷∶钾(N∶P2O5∶K2O)为1∶0.5∶1。严格控制施氮量和氮肥种类,单季稻每亩控制纯氮(N)用量在14公斤以内,禁用硝态氮肥。“氮肥一般用50%—70%做基(底)肥,20%—30%做分蘖肥,10%—20%做穗肥;磷肥全部做基肥施用;钾肥基肥、蘖肥各占50%。基肥要求深施,有机肥全做底肥。”张涛提醒。
对于灌溉,除了水质要求安全外,应在返青期保持浅水层,分蘖期湿润灌溉,苗数达到预计穗数的80%—90%时开始露田和晒田,采取多次轻晒,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下扎生长和壮杆健株。穗分化后灌水并保持浅水层至抽穗扬花期。灌浆至成熟采取间歇灌溉,干湿交替。收获前7天左右断水。
张涛表示,采用该技术模式,种植户应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并且定期轮换,保持品种抗性,减轻病虫害发生,采用合理的耕作制度、轮作换茬、种养结合、健身栽培等农艺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可选用对自然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农药,创造适宜天敌繁殖的环境或人工释放天敌 (如赤眼蜂防治螟虫)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也可利用生物信息素 (如性诱剂)防治害虫;还可采用温水浸种替代药剂浸种,采用黑光灯、频振灯、色光板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
收获后,应实行绿色优质稻谷与普通稻谷分收、分晒,禁止在公路、沥青路面及粉尘污染严重的地方脱粒、晒谷。
如需优质稻“旌优127”绿色高效种植技术全要领,请点击四川农网(www.scnongye.com.cn),或关注四川农村日报微信和四川农村日报新浪微博。
新闻推荐
公共机构节能对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意义重大。日前,四川省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相关目标任务已分解至各市州。领到任务后,四川省各地公共机构如何应对节能减排新挑战?面对...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