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包装的“度”到底是什么呢?有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业内专家表示,对于过度包装“度”的判断一般需要同时参照国家标准和地方性法规。
具体到不同行业,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胡光伟表示,目前,国家标准主要对饮料酒、糕点、化妆品、保健食品、粮食等包装进行了明确“设限”,限量要求包括: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以及包装成本和商品销售价格比等3个方面。不过,胡光伟表示,水果、生鲜、快递等领域都还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地方法规或指导文件,过度包装标准的缺失仍是普遍性问题。
过度包装的监管流程如何?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抽查的形式,根据商品总量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抽样。
全国多地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商品过度包装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保健品、饮料酒、快递等领域,此外,化妆品、茶叶、药品、月饼等领域也会出现程度不等的相关问题。
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院副院长朱磊说,初步推算,我国塑料包装的实际回收率不到10%。胶带多以聚氯乙烯为主,不仅需要经过近百年才能降解,而且还在客观上造成了胶带与箱体难以分离,提高了其他包装材料的回收成本。这些包装大多被直接送进垃圾场填埋或焚烧,成为近年来污染城市环境的突出问题。此外,记者了解到,一些商家和快递公司为了降低包装成本,还会采用由劣质材料制成的包装填充物。
业内专家认为,解决过度包装问题,既需要培养公众的绿色消费观念,也需要强化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意识,推进相关立法建设。
专家介绍,德国在抑制过度包装问题上的经验值得借鉴。德国法规要求,凡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10%以及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30%的行为,应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业欺诈”。同时,德国还设立了对传统塑料袋征收1.27欧元/公斤的税,完全生物降解的塑料袋免税。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遏制过度包装要突出生产企业的责任意识。上世纪90年代初,法国通过法律形式要求:谁生产垃圾谁就要付出代价。此条例出台后,法国的生产企业想方设法简化包装、方便回收,过度包装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
(《新华每日电讯》6.1王琳琳、刘硕、董小红)
新闻推荐
四川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高速公路支队攀西三大队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交通执法第六支队六大队四川丽攀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关于G4216丽攀高速公路实行施工交通管制的通告...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