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周天红
早些时候,对于三道水一个村子来说,赵六爷的麻辣鸡挑子进村,那是最热闹的事儿。
赵六爷的麻辣鸡挑子进村了!无论是在村子口或高坡上,只要有人喊上一声,一整个村子就像开了锅一样热闹起来。转身回家进里屋翻箱倒柜找钱的,拿大粗碗小菜盆准备家伙的,牵着娃儿拉着老太婆出门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出来了,站在村子口的老黄桷树下围着赵六爷的麻辣鸡挑子,吃的吃,谈的谈,笑的笑,大有一种逢年过节的感觉。
逢年过节又能怎么样呢?要是村子里办大事儿,酒席桌子上没有赵六爷的麻辣鸡端上桌,你那个桌席办得再好,亲戚朋友们总感觉差了点什么,吃起来不过瘾不够味儿。那年,村子口肖大才家嫁二妹,等了一天一夜赵六爷的麻辣鸡挑子都没进村。结果找人一打听,是赵六爷得了重感冒病了,出不了门。肖大才连夜连晚想办法找了四个人去了三道桥把赵六爷和他那麻辣鸡挑子背的背挑的挑请进村子,那酒席才让村里人吃出了味道。好多年,这事儿都成了三道水村子里茶前饭后的一个笑谈。
赵六爷不住在三道水,赵六爷住在三道桥。三道桥离三道水,逆着一条不大不小的三道溪,左转右拐的,足足要过上三道水才能到达。大概这“三道水”的地名就是这么个来历。三道水到三道桥顺着三道溪走,上坡七里,下坡八里,够远的路程了。要是十冬腊月,泥烂水滑的,哪个还愿意去三道桥赶乡场呢。大家都想窝在家里,不出门就能吃到赵六爷的麻辣鸡了。
只要有时间,赵六爷的麻辣鸡挑子准能进村。不要说三道水了,就是顺着三道溪两河两岸的好几个村子,都等着赵六爷和麻辣鸡。那是好口福呢。
从三道桥到三道水,就数赵六爷的麻辣鸡口味正宗。那鸡,是三道水那前村后村的农户家收购的,没喂饮料,全是在老林子里田坎上高坡头吃虫吃草吃粮食长大的货,肉质好着呢。那些花椒胡椒辣椒呢,都是山里农家自己的山上和田间地头土生土长的,没有乱来的货。赵六爷那制作麻辣鸡的手艺呢,也是祖上传下来的,前前后后都传三代人了,都是信得过的。
送麻辣鸡进村入户跑生意,那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事儿了。那年月,就时兴货郎担子挑着下乡,走村入户的喊着叫卖。货郎担子是乡村的一道风景。赵六爷的麻辣鸡挑子是三道水一带乡下人的最爱。乡下人就是朴实,味口不高,只要隔三差五的桌子上能吃上一顿麻辣鸡,就觉得日子有盼头生活有希望了。你要是哪家哪户请客,没得那盘麻辣鸡,别人是要怀疑你的诚意的。赵六爷的麻辣鸡成了乡村酒桌上的最大看点。
现在,赵六爷的麻辣鸡早已不挑着进村卖了。三道桥到三道水早通了公路,村里人赶乡场,方便多了,坐个三轮车或两轮摩托车什么的,十多分钟就到了。三道桥逢农历三六九赶乡场。那里人山人海,来来往往,国道边的小场镇嘛,肯定热闹。赵六爷的麻辣鸡店子更是热闹。赶乡场的农家户要买,等着会朋友谈生意的要买,出门走亲戚访朋友的要买,就是有些人转山转水翻山越岭进三道桥来,也是为了买上一只赵六爷的麻辣鸡。
一只麻辣鸡,一个乡村满满的味道。
新闻推荐
咬定目标推进“两个跨越” ——五论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五论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