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刚结束,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测试又密集展开。10日至22日,北大、清华、人大等90所全国试点高校举行自主招生测试并确定入选资格考生名单。不少高校“扎堆”考核,测试时间“撞车”,让考生不得不有所选择。
今年的自主招生考核同样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根据各校公布的自主招生简章,许多重点高校的测试时间“撞车”。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多个在京高校的测试时间全部安排在10日至11日。
北京大学的三大自主选拔项目及“三位一体”测试集中在11日至13日举行。清华的测试项目也于10日进行初试,通过初审的6000多名考生同时参加初试,但为了“错峰”考核,复试时间安排在16日至18日。人大的初试也在10日开考,复试则安排在17日。
多校自招测试“撞车”意味着,一些报考多所大学的考生只能选择一所院校参加考试。对于报考外地大学的考生来说,奔波的“赶考”将成为生活常态。
据悉,各试点高校将于22日前完成考核并确定入选考生名单、专业及优惠分值,之后报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高考成绩后,组织本省(区、市)考生单独填报自主招生志愿,原则上在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前完成自主招生录取并进行公示。
自主招生,主要是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按分数录取的一种补充。自2003年我国启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以来,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从最初的22所增加至目前的90所,招生人数约占试点高校招生总数的5%。
称有“内部招生指标”、伪造录取通知书……
警惕高考录取六种招生骗局
每年高招录取期间,总有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急迫心情,设局诈骗。有关部门提醒家长谨防所谓“分不够,钱来凑”的虚假招生承诺,以及“内部指标”、虚假查分网址等诈骗手段。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录取中,不法分子惯用的诈骗伎俩主要有以下六种:自称军校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谎称有“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谎称能办理艺术、体育、小语种等各类“特长生”加分;伪造录取通知书;发送虚假查分网址,根据家长填写的个人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以高考为由头的“木马”诈骗;以“自主招生”名义行骗,把“自主招生”渲染成“自由招生”。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已对社会公布,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既要达到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标准,还要达到高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由高校择优录取。
近年来,以高考为由头的“木马”诈骗成为新型诈骗方式。诈骗者向考生和家长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短信,或者在网站上设置一个诱骗性的木马链接。家长点进去后,木马程序便植入手机,获取关联银行卡等信息,通过拦截获取支付验证码,经网购消费变现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红包转账提现。
专家表示,不论何种形式的招生诈骗,都是围绕一个“钱”字,凡是涉及钱财,考生及家长一定要高度警惕。同时,要及时向招生机构或公安机关举报招生诈骗,维护个人权益。(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本报讯(雍寒月记者王嘉)整合政府、非遗传承人、高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为四川推动非遗和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智力支持,昨日,非遗文创产业发展研究院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成立。非遗文创产业发展研究...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