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暑运即将来临,航空公司的空保执勤压力加大。如何进一步规范空中执勤行为,更加有效地发挥机上执勤记录仪对乘客的保护作用?近日,四川航空举行专题法治研讨会,就相关法律问题展开研讨。据悉,该公司已于去年10月在全国率先使用执勤记录仪。
6月20日上午,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机上执勤记录仪使用规范研讨会”。公司党委副书记李明在会上指出,空防安全直接关系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也事关国家、社会和家庭等各方利益,因此,面对各种复杂形势甚至突发事件,如何用好执勤记录仪这一有力工具,更合法合规地开展空保执勤工作,值得深入细致研讨并将研讨成果转化到实际工作中。
受川航股份有限公司法务审计部邀请,成铁中院副院长查小云、民
二庭庭长钟欣等专家出席研讨会。针对如何充分保障乘客知情权、记录仪获取的证据的效力问题、记录仪在涉外航线中使用范围等法律问题,与会专家分别结合审判实务、理论研究、国际惯例等,和该公司空保大队、保卫部负责人及骨干进行深入研讨,并就执勤中相关程序问题提出宝贵建议。
查小云表示,安全是法院、企业、社会等各方共同责任,双方有必要进一步建立完善沟通机制,成铁两级法院也将持续推进法律进企业活动,共同谱写“平安四川”新篇章。
该公司纪委副书记王竟在会上谈到,空中执勤与地面执勤区别较大,客观上要求空保人员具备更强烈的证据意识,不能完全依赖执勤记录仪,及时收集物证、证人证言等同样重要。
据悉,川航自去年10月在全国民航系统中率先使用执勤记录仪,该记录仪具有录像、照相、录音等功能,主要用于记录空保人员执勤工作实时状况;乘客进入机舱后,不仅可看到相应的书面提示,也会收到相应的语音提示。
邓豫娜王一多文/图
新闻推荐
“十三五”期间四川首条电力外送通道——川渝电网第三条通道工程于26日正式建成投运,将新增川电外送能力最大200万千瓦。未来,3条通道组成的川渝断面输电能力将超过500万千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四...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